支枕宿酲,系船冶思,细数花风余几。
卷帘却待燕归来,问西湖、绿阴浓未。
愁罗怨绮,总不剩、繁华梦里。
最无情、是曲尘吹粉,萍波流腻。
清游地,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
鼓残箫倦送黄昏,剩凄凉、六桥烟水。
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
正销凝,一片啼鸦唤起。
支枕宿酲,系船冶思,细数花风余几。
卷帘却待燕归来,问西湖、绿阴浓未。
愁罗怨绮,总不剩、繁华梦里。
最无情、是曲尘吹粉,萍波流腻。
清游地,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
鼓残箫倦送黄昏,剩凄凉、六桥烟水。
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
正销凝,一片啼鸦唤起。
这首《西子妆慢》由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西湖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的开篇“支枕宿酲,系船冶思”,以酒醉后醒来,船泊岸边,思绪万千的场景开始,营造出一种慵懒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细数花风余几”一句,点明了季节的更迭,花开花落,时光荏苒,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时间的宝贵。
“卷帘却待燕归来,问西湖、绿阴浓未”两句,通过等待归来的燕子,询问西湖是否已绿树成荫,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然而,接下来的“愁罗怨绮,总不剩、繁华梦里”两句,转折笔锋,道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繁华如梦,转瞬即逝。
“最无情、是曲尘吹粉,萍波流腻”一句,以“曲尘”(指尘土)和“萍波”(指水面漂浮的植物)的无情变化,象征着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接下来的“清游地,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惋惜之情,以及不愿轻易放弃对生活美好追求的决心。
最后,“鼓残箫倦送黄昏,剩凄凉、六桥烟水”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鼓声萧条,六桥边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意境,进一步加深了词中的情感色彩。而“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无人理解自己内心渴望的感慨。“正销凝,一片啼鸦唤起”则以啼鸦的叫声作为结尾,寓意着词人的思绪在这一刻被唤醒,情感得到了释放。
整首词通过对西湖春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