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头饥鼠夜嗟吁,米价频年玉与珠。
折脚铛煨缨络粥,家风长自忆龙须。
瓮头饥鼠夜嗟吁,米价频年玉与珠。
折脚铛煨缨络粥,家风长自忆龙须。
这首诗描绘了贫苦人家的生活情景,通过老鼠对食物的渴望和家庭成员节俭度日的描述,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朴素。首句“瓮头饥鼠夜嗟吁”,以老鼠夜间哀叹的声音开篇,形象地表现了食物匮乏的境况。接着,“米价频年玉与珠”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米价的高昂比作珍贵的玉石和珍珠,突出了粮食价格的飞涨,反映了社会经济状况的不景气。
“折脚铛煨缨络粥,家风长自忆龙须”则进一步描绘了家庭成员在困境中如何节俭生活的情景。使用“折脚铛”形容锅具的破旧,暗示家庭经济条件的拮据;“缨络粥”则是简陋的食物,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艰苦。“家风长自忆龙须”中的“龙须”可能是指一种高档食材或象征富贵,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在贫困中,人们仍不忘往昔的富足生活,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细节,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
扈圣千官出,分曹六职俱。
侍郎精古学,议礼应时须。
车盖连诸郡,衣冠接两都。
句陈严内拱,屏翳肃前驱。
滦水开宫殿,龙门起画图。
仗依云气肃,人望日华趋。
马酒来官道,驼羹出御厨。
露疑金作掌,冰想玉为壶。
地绝分寒燠,天清习晓晡。
会朝常咫尺,奏对祇须臾。
旧俗怀《周雅》,今贤诵《禹谟》。
爱君期得道,忧国况为儒。
久客嗟牢落,诸公念朴愚。
路经南粤险,心戴北辰孤。
汲引劳修绠,吹嘘倚大炉。
临风思何限,相送独勤渠。
战城南,城南壁。黑云压,我城北。
伏兵捣我东,游骑抄我西,使我不得休息。
黄埃合匝日,为青天模糊。钲鼓发,乱欢呼。
敌骑敛,飙迅驱。树若荠,草为枯。
啼者何,父收子,妻问夫。戈甲委积,血淹头颅。
家家招魂入,队队自哀謼。告主将,主将若不知。
生为边陲士,野葬复何悲。釜中食,午未炊。
惜其仓皇遂长诀,焉得一饱为。野风骚屑魂依之。
曷不睹主将,高牙大纛坐城中。
生当封彻侯,死当庙食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