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魏三藏菩提流支在胡相国第译金刚经刻石拓本》
《魏三藏菩提流支在胡相国第译金刚经刻石拓本》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佛在祗树园,当时说此经。

须菩提跽前涕零,复有千二百五十人旁听。

草堂寺盛秦姚兴,鸠摩罗什天竺僧。

译诸经品中,此经为大乘。

后有菩提流支来,世言可埒罗什才。

侍中崔光为执笔,相国之第为之开。

别出译本劖崔嵬。自从西晋乱,震旦人最苦。

是时佛法兴,经律遍中土。

大慈无力拯横流,象义犹能歆暴主。

其閒暂废太平真君年,厥孙事佛俄加虔。

废者奉道希神仙,复者谄媚求福田。

糜烂战斗峻刑网,穷饰寺庙开法筵。

太和以来既南渡,洛阳伽蓝起无数。

胡后宫闱不可言,永宁佛图功最钜。

后胡国珍前冯熙,敬事释门皆后父。

富贵已极忧死生,外戚无功谓神助。

译经更荐国珍死,作福宁非太后故。

我闻佛法不可文字求,廓然无圣道最优。

天宫龙藏积万卷,纷纭律论谁穷搜。

其中佛语魔语杂,埽除皮毛见正法。

章句文义若争巧,不二无言何处答。

君不见胡后起自姑为尼,死入双灵寺内栖。

其始以此终亦此,妙义那知葱岭西。

河阴朝士埋碧血,洛下宫闺生蒺藜。

祗有青山宗片石,留传绝域舍婆提。

(0)
鉴赏

这首诗《魏三藏菩提流支在胡相国第译金刚经刻石拓本》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是对古代佛教翻译活动的一次深情回顾与赞美。

诗中首先描绘了佛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场景,从佛祖释迦牟尼在祗树园说法,到须菩提等弟子的虔诚聆听,再到秦代高僧鸠摩罗什在草堂寺翻译经典,以及后来的菩提流支继续这一伟大事业。诗中提到的“大乘”经典,指的是佛教中较为深奥和广泛的一类教义。

接着,诗人描述了佛教在北魏时期在中国的兴盛,包括崔光等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以及在洛阳等地兴建的众多佛寺。诗中也提到了胡太后对佛教的推崇,以及她死后葬于双灵寺的情节,反映了佛教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最后,诗人感慨于佛教经典的复杂性和深邃性,指出其中包含了佛语与魔语的交织,需要通过去除表面的解释,才能触及核心的真理。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佛教精神永恒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融合了宗教、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杂题二首·其二

曲涧低泉左右鸣,步虚宫殿响琚珩。

清风杳不知来处,散入松间作凤笙。

(0)

句·其七

空囊万里客,斜月一床寒。

(0)

思佳客·其三

霜醉秋花锦覆堤。西风一舸小桥西。

闲将窗下红兰梦,写入江南白苎词。

芳绪断,旧游非。空遗香墨湿乌丝。

碧云冉冉无穷恨,只有山阳短笛知。

(0)

风流子

红锦旧同心。西池上、曾与系青禽。

记山水写情,秋桐促轸,鸳鸯萦恨,春绣停针。

常叹好风妨画扇,明月坠瑶簪。

短梦易残,一声长笛,新愁无限,何处孤砧。

香奁依然在,但鸾镜、孤影渺渺难寻。

雨后胭脂,应想粉蚀尘侵。

怅去帆渐杳,鱼鳞浪浅,远笺难寄,鸿尾云深。

回首高楼,不堪烟雨平林。

(0)

采薇吟

采薇采薇,西山之西。薇死复生,不生夷齐。

陟彼西山,我心悲兮。

(0)

题赵子固水墨双钩水仙卷

冰薄沙昏短草枯,采香人远隔湘湖。

谁留夜月群仙佩,绝胜《秋风九畹图》。

白粲铜盘倾沆瀣,清明宝玦破珊瑚。

却怜不得同兰蕙,一识清醒楚大夫。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