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海三年别,巴山万里迷。
相逢忻邂逅,即事恨睽携。
梦减清江外,愁宽太白西。
知君偃乡墅,已忘子规啼。
瘴海三年别,巴山万里迷。
相逢忻邂逅,即事恨睽携。
梦减清江外,愁宽太白西。
知君偃乡墅,已忘子规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赠刁十八自蜀还乡昔与此君别于福唐》。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多年后重逢的喜悦与离别时的遗憾之情。
首联“瘴海三年别,巴山万里迷”描绘了友人离开后的漫长岁月和遥远的距离,暗示了两人分别时间之长和空间之远。“瘴海”指南方湿热地区,“巴山”则泛指四川一带的山脉,两者都是充满挑战和离别的象征。
颔联“相逢忻邂逅,即事恨睽携”表达了重逢的喜悦与即刻分别的遗憾。诗人欣喜于偶然相遇,却又因即将再次分离而感到遗憾,这种情感的对比强烈而真实。
颈联“梦减清江外,愁宽太白西”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诗人想象友人在远方的梦境减少,愁绪在西边的太白山上得到缓解,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切和对离别之苦的理解。
尾联“知君偃乡墅,已忘子规啼”则是对友人归乡生活的美好祝愿。诗人知道友人回到家乡,过上了宁静的生活,已经忘记了旅途中的劳顿和离别的哀愁,表达了对友人回归平静生活的欣慰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无奈,以及对友人归乡生活的美好期待。
更深霜气劲,杨柳外、碧天高。
看花影瞑香,桐阴倚水,冷却琼箫。清宵。
西风落叶,似秋江、午夜听寒潮。
蛩语闲阶寂寂,漏声隔院苕苕。灯挑。何处砧敲。
帘欲捲,倦题蕉。记明湖载酒,幽溪选笛,画桨轻舠。
魂销。无情岁月,好风光、都向暗中抛。
几度摊书话旧,浑忘却、斗移杓。
明月随人,碧空一色烟峦照。
凤城火树璨银花,争向云阶耀。疑似红梅放了。
只须臾、暖烘林表。霞觞泛艳,冰盏烧脂,楼台低峭。
彩射千层,此时倍觉春容好。
南油西漆爱辉煌,罗绮纷环绕。最是妆成闹扫。
说虬签、休来报晓。今宵不禁,更买来宵,金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