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娥.冬景》
《忆秦娥.冬景》全文
清 / 吴绡   形式: 词  词牌: 忆秦娥

兰膏竭。长宵最苦灯儿灭。灯儿灭。

梦回无语,纸窗风裂。迢迢玉漏声悲咽。

霜飙搅动檐边铁。檐边铁。频敲枕上,拥衾听雪。

(0)
鉴赏

这首《忆秦娥·冬景》描绘了冬季夜晚的凄冷与孤独之感。开篇“兰膏竭”三字,以“兰膏”喻指油灯,暗示油已燃尽,灯光即将熄灭,营造出一种夜深人静、灯火将尽的氛围。“长宵最苦灯儿灭”,直抒胸臆,表达了在漫长的夜晚中,当最后一丝光明消逝时的孤独与哀愁。

“灯儿灭。梦回无语,纸窗风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当灯火熄灭后,主人公在梦醒时分,四周一片死寂,只能听到窗外寒风撕裂纸窗的声音,这种无声的自然景象更加强化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迢迢玉漏声悲咽”,“玉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缓慢流逝,而“悲咽”的声音则赋予了时间流动以情感色彩,仿佛时间本身也在为这寒冷的冬夜而哀叹。

“霜飙搅动檐边铁”,“霜飙”指的是霜冻和强风,它们搅动着屋檐边的铁器,发出刺耳的声音,不仅增加了环境的冷酷感,也象征着外界的严寒对室内温暖的侵袭。

最后,“频敲枕上,拥衾听雪。”主人公在寒冷的夜晚,频繁地敲打枕头,试图驱散心中的孤寂,同时紧紧拥着被子,倾听外面飘落的雪花声。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在极端环境下寻求安慰与温暖的努力,同时也暗示了外界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寒冷、孤独与挣扎的冬夜场景,深刻地表达了人在逆境中的情感状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吴绡
朝代:清

吴绡,活动于清顺治(1644~1661)前后。字素公,又字片霞,号冰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通判吴水苍女,常熟进士许瑶妻。善琴,工书画诗词,诗词清丽婉约,花卉钩勒设色俱佳,兰竹有生趣,与沈宛君齐名。时人传云:“吴中闺秀徐小淑能诗文,赵瑞容善画,有盛誉,惟夫人兼此二长。
猜你喜欢

观音岩

何物观世音,灵岩重出世。

炼性洪悲慈,岂能顾睚眦。

玉莲座下起,珠黍空中繫。

本来已无种,谁将拟根柢。

善材一撒手,金刚亦失势。

行矣扣狮子,业缘了诸切。

(0)

盘玉隈

望望太湖峰,烟云杳相阻。

缥缈凭孤亭,聊为散烦暑。

左引碧玉盘,云浆映霞醑。

右招众灵集,凤麟舞前署。

王母西献桃,仙姑送羞髓。

去去凌超然,中天豁眸矃。

(0)

鹧鸪天

昨夜东风到谢桥。梦醒愁在与谁消。

惊涛尺鲤书休托,文锦双鸳意自饶。

山隐隐,水迢迢。所思人比水山遥。

极知云雨无凭准,欲向高唐问暮朝。

(0)

浣溪沙·其一

浓睡方醒日已斜。翻嫌晴色晃窗纱。

郎前纰缦故些些。

少可英雄偏说剑,特矜颜色爱评花。

世间儿女怎如他。

(0)

琐窗寒.己卯九日

去国秋风,天涯又作,一番重九。

茱萸办了,旧俗看看还有。

掩闲门、自珍岁华,古来尽道佳时候。

只东篱误约,及花无奈,几回搔首。当牖。霜林后。

甚对面青山,未成携手。新亭泪眼,怕检凭高罗袖。

咽歌蝉、残日梦回,故人不见天也瘦。

待从头、诉与今朝,倦客殊方久。

(0)

宴清都.除夕,海绡楼小集,时文叔归自北京

旧语年灯款。东风约、去来人事无限。

梅扉冻粉,兰屏润绿,贮寒孤馆。金莺漫炙新簧。

向梦里、香云自暖。

趁万里、数遍春程,南烽正关归雁。

凄凉故国平居,咸阳倦客,魂意先乱。

西园载酒,东郊试马,趁时游宴。天涯更说今夜。

任坐久、林鸦易散。愿后期、只似花风,椒杯又浅。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