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秧平,烟树远,村燕声喧,凫雁归来晚。
自倚阑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
饮先愁,吟又懒。几许闲情,百计难消遣。
客路不如归梦短。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
绿秧平,烟树远,村燕声喧,凫雁归来晚。
自倚阑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
饮先愁,吟又懒。几许闲情,百计难消遣。
客路不如归梦短。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苏幕遮·春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愁绪的春日田园画卷。开篇"绿秧平,烟树远",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绿色的稻田和远处朦胧的林木,营造出一种恬静的乡村景象。"村燕声喧,凫雁归来晚",通过燕子的呢喃和归雁的晚鸣,传递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息以及时光的流转。
接下来的"自倚阑干舒困眼",诗人倚靠栏杆,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繁茂的葡萄架,青翠欲滴,仿佛池塘水色都被染绿了,这画面富有诗意,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慵懒。然而,"饮先愁,吟又懒",诗人饮酒却愁从中来,吟诗也提不起兴致,流露出淡淡的忧郁情绪。
最后两句"客路不如归梦短,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诗人感叹在外漂泊的艰辛,连梦境中的归乡都显得短暂,更别提现实中的离愁。杜鹃鸟的啼叫更是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使之悲从中来,难以排解。整首词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在外生活的孤寂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