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河从远聘,青海赴和亲。
月作临边晓,花为度陇春。
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
独有琼箫去,悠悠思锦轮。
绛河从远聘,青海赴和亲。
月作临边晓,花为度陇春。
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
独有琼箫去,悠悠思锦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离别的画面,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绛河从远聘,青海赴和亲"表明了金城公主被送往西蕃(古代对今新疆一带的称呼)的遥远旅程,这种政治联姻常见于唐朝,以加强边疆民族关系。"月作临边晓,花为度陇春"则写出了边塞的寂寞与春天到来的生机,月光和野花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
"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哀婉的情绪,"主歌"可能指公主在边塞的生活,"顾鹤"则是古代常用来形容离别之情的意象,而"帝策"则显示出皇帝对于和亲政策的重视,以及对遣送人员安全的关怀。
最后两句"独有琼箫去,悠悠思锦轮"中,"琼箫"可能是某种乐器或物品,这里的"去"字意味着与公主一起远去,留下诗人的无尽思念。"锦轮"则可理解为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如车轮,"悠悠"表达了诗人心中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离别,以及它所带来的无尽哀愁。
老来还我扶犁手。想豪气、十分已无九。
都把济时心,分付与、一时英秀。
还自笑,潦倒犹堪殢酒。从前枉被虚名负。
何似尊前贤圣友。纤手斫金齑,一嚼不妨时嗅。
颓然醉,卧印苍苔半袖。
无形道体,运阳光、密布通微恢鄂。
炫惚昏衢烹浩气,冲塞英华盈落。
莹日千寻,清风万里,显焕神光烁。
夷门羽化,太玄一派灵廓。
孤然脱洒无双,于中清净,不许纤尘著。
养就胎仙神貌雪,出入无间绰约。
紫府游行,瑶宫饮宴,赐我逍遥乐。
金童捧盏,妙音引上龙阁。
韶光迅速,似蚁循环。往复不断相连。
过了一岁,不觉又早一年。
忽然无常限到,向前程、着是推延。
修行事,道他人有分,自己无缘。
若也回头省悟,弃功名富贵,物外翛然。
保养元精,玉炉片雪烹煎。
恍惚乾坤莹彻,灿玲珑、日耀辉鲜。
三光秀,混一灵真性,送上瑶天。
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
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赓未。
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
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
草碧寒窗静里。折琼枝、小栏同倚。
新吟婉美,西施态度,慵梳洗。
按羽调丝,雪儿薄相,为君心醉。
恨高楼暮隔,江城花暗,碧云遥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