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底子谁耆宿,近古宏农一尚书。
遗像清高见英采,文章燀赫照威弧。
沅湘光气腾珠牒,淮海家声授宝符。
名遂身归非佚老,宗臣忧国比三闾。
罗山底子谁耆宿,近古宏农一尚书。
遗像清高见英采,文章燀赫照威弧。
沅湘光气腾珠牒,淮海家声授宝符。
名遂身归非佚老,宗臣忧国比三闾。
此诗赞颂杨石泉宫保昌浚,以“耆宿”、“尚书”形容其德高望重,官高位显。诗中以“英采”、“威弧”描绘其文章之璀璨与影响力,以“珠牒”、“宝符”喻其家族荣耀与传承。最后以“名遂身归”、“忧国比三闾”表达对其功成身退,心系国家的高尚品德的赞誉。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高度的评价,展现了对杨石泉的崇敬之情。
明哲良罕遇,遇君辄思齐。
挺生著天爵,自可析人圭。
河洛初沸腾,方期扫虹霓。
时命竟未合,安能亲鼓鼙。
从此罢飞凫,投簪辞割鸡。
驱车适南土,忠孝两不暌。
庐岳镇江介,于焉惬林栖。
入门披綵服,出谷杖红藜。
隐令旧闾里,而今复成跻。
郑公解簪绂,华萼曜松溪。
贤哉苟徵君,灭迹为圃畦。
顾已成非薄,忝兹忘筌蹄。
相观对绿樽,逸思凌丹梯。
道泰我长往,时清君勿迷。
王孙且无归,芳草正萋萋。
何处陪游胜,龙兴古观时。
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
远继周南美,弥旌拱北思。
雄方垂朴略,后辈仰箴规。
对坐茵花暖,偕行藓阵隳。
僧绦初学结,朝服久慵披。
到处琴棋傍,登楼笔砚随。
论禅忘视听,谭老极希夷。
照日江光远,遮轩桧影欹。
触鞋松子响,窥立鹤雏痴。
始贵茶巡爽,终怜酒散迟。
放怀还把杖,憩石或支颐。
眺远凝清眄,吟高动白髭。
风鹏心不小,蒿雀志徒卑。
顾我专无作,于身忘有为。
叨因五字解,每忝重言期。
舍此应休也,何人更赏之。
淹留仙境晚,回骑雪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