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邻主人翁,养鹤如养客。
专童供鹤料,稍慢童受责。
试问鹤何好,毛羽喜洁白。
又能舞蹁跹,长鸣振金石。
客有鹤骨清,粹然含素德。
穷居以诗鸣,冷面常菜色。
赋命鹤不如,可为长太息。
西邻主人翁,养鹤如养客。
专童供鹤料,稍慢童受责。
试问鹤何好,毛羽喜洁白。
又能舞蹁跹,长鸣振金石。
客有鹤骨清,粹然含素德。
穷居以诗鸣,冷面常菜色。
赋命鹤不如,可为长太息。
这首诗通过对比西邻主人翁养鹤与客人的养鹤方式,以及鹤与人的特性,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首句“西邻主人翁,养鹤如养客”,开篇即点出主人翁对待鹤如同对待客人一般,体现了他对鹤的重视与尊重。接着,“专童供鹤料,稍慢童受责”描述了主人翁对鹤的精心照料,以及对鹤的严格要求,显示出他对鹤的关爱与责任感。
“试问鹤何好,毛羽喜洁白。又能舞蹁跹,长鸣振金石。”这一段通过提问的方式,描绘了鹤的外在美与内在活力,毛羽洁白、翩翩起舞、长鸣动听,展现了鹤的优雅与生机。
接下来,“客有鹤骨清,粹然含素德。穷居以诗鸣,冷面常菜色。”将鹤与人进行对比,鹤骨清、含素德,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而“穷居以诗鸣,冷面常菜色”的客人,则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面对生活显得冷静而略显贫寒。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思考。
最后,“赋命鹤不如,可为长太息。”表达了作者对鹤的羡慕之情,认为如果自己能像鹤一样拥有自由与高洁的生活状态,会感到深深的叹息。这不仅是对鹤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生活现状的一种反思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夜雨㶁㶁来,与漏相终始。
不惊少年卧,偏滴老人耳。
陆沈渐相迫,天漏犹未已。
西邻晓炊罢,白粥清映底。
今年犹自可,明年饮寡水。
东舍得顺风,号呼应鞭棰。
可怜征求骨,共作鱼鳖饵。
忽逢黄冠客,叩门谈玄理。
烧金事已谬,辟谷谋可耻。
那能一身活,坐看群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