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抗强秦,江左一安石。
惜哉饶远量,而乃乏远策。
车骑实堪胜,用胜良未得。
淮淝再鼓后,全秦皆丧魄。
胡不遂长驱,归来偷宴息。
坐视慕容炽,依然限南北。
太元抗强秦,江左一安石。
惜哉饶远量,而乃乏远策。
车骑实堪胜,用胜良未得。
淮淝再鼓后,全秦皆丧魄。
胡不遂长驱,归来偷宴息。
坐视慕容炽,依然限南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五十。诗中以历史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
首句“太元抗强秦,江左一安石”提到的是东晋时期的历史事件。太元年间,东晋与北方强敌秦国交战,最终在安石(即谢安)的领导下取得胜利,保住了南方的安定。这里以“太元”和“安石”象征着历史上的辉煌时刻和杰出人物。
接下来的“惜哉饶远量,而乃乏远策”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之情。饶远量可能指的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但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未能将优势转化为持久的胜利。
“车骑实堪胜,用胜良未得”则指出即使有能力胜任,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淮淝再鼓后,全秦皆丧魄”描述了淮水和淝水之战后,秦国士气大挫,显示出战争的激烈和结果的惨重。
“胡不遂长驱,归来偷宴息”提出疑问,为何不趁势追击,彻底击败敌人,反而选择退兵,让胜利果实流失。
最后,“坐视慕容炽,依然限南北”指出面对慕容氏势力的兴起,仍然无法打破南北分裂的局面,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探讨了战略决策、人才运用以及历史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现实问题的关切。
画梁间。日长午梦初残。
倚薰风、晕红如醉,无言情思阑珊。
捲桃笙、自寻坠珥,掩金诃、斜扑轻纨。
茉莉茶甘,鹧鸪香细,尽堪消暑小屏山。
无心理、钿筝瑶管,棋局也慵弹。
闲排遣、白敲冰脆,红点梅酸。
侍儿报、花梢月上,清光怯射越罗单。
浴兰汤、微揩粉汗,插犀梳、乱挽云鬓。
院落沉沉,夜凉似水,萧郎频唤展琅玕。
还一笑、背人行去。等待向更阑。
却寻到、蔷薇架下,独凭栏杆。
古人安在,总上场优孟、下场翁仲。
天壤之间存我辈,聊尔一觞一咏。
伧父左思,老兵阮籍,歌辨衙官宋。
当杯行令,戏猜三两横纵。
酒后耳热狂呼,濡毫呵壁,欲把天公控。
趁取吴宫春未老,甘与梨花同梦。
银烛方长,铜壶初滴,路近东西弄。
诸君且住,床头尚满青瓮。
冷落韶华,又当禁火,皇州春丽。
神伤奉倩,尘积半床罗绮。
空零乱、麝粉薇浆,镜奁犹剩残膏腻。
任东风浩荡,飘飖素幔,吹人难起。遥睇。青郊外。
正杏粥初调,油车迤逦。轻烟晓散,对此更添憔悴。
忆去年、花满雕栏,凝妆小立晴窗倚。
到而今、细雨梨花,总酿成孤泪。
暖回南陌,正水涨春波,柳舒新碧。
文酒清欢才罢,又归词客。
萧条书剑东风里,醉旗亭、遍看山色。
河梁惆怅,临歧欲赠,绕朝鞭策。忆岭表、徘徊灯夕。
探海月珠江,共寻陈迹。三载烽烟此日,顿殊今昔。
彩舟酬唱同蕉梦,向燕台、重听羌笛。
如君才藻,江湖岁月,漫教虚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