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负雄辨,衮衮不可竭。
乘时握铨衡,所登必耆哲。
肮脏平津门,栖迟步兵辙。
篇章亦流畅,要非中所悦。
窃慕西去津,将无东海筏。
廷尉负雄辨,衮衮不可竭。
乘时握铨衡,所登必耆哲。
肮脏平津门,栖迟步兵辙。
篇章亦流畅,要非中所悦。
窃慕西去津,将无东海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余自解郧节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的第三首,题为“陆廷尉光祖”。诗中对陆廷尉光祖的才华与品行进行了高度赞扬。
首句“廷尉负雄辨,衮衮不可竭”赞美了陆廷尉光祖的雄辩之才,言辞滔滔不绝,难以穷尽。接着“乘时握铨衡,所登必耆哲”描述了他把握时机,选拔贤能,所选之人皆是智者。随后,“肮脏平津门,栖迟步兵辙”运用典故,形容陆廷尉光祖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如同汉代的平津侯萧何和步兵校尉陈遵一样,虽处高位却保持清廉。最后,“篇章亦流畅,要非中所悦”指出陆廷尉光祖的文章同样流畅,但并非诗人自己所欣赏的风格。“窃慕西去津,将无东海筏”表达了诗人对陆廷尉光祖的羡慕之情,希望也能像他一样拥有自己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陆廷尉光祖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政治、文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