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四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这首元代马钰的《挂金索》是一首禅宗或道教修炼的俚语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对内在精神追求的理解。四更时分,诗人建议在宁静的夜晚研读“真经”,这里的“真经”可能指的是道家经典,如《道德经》。诗中强调修炼之道并非外在物质的追求,如水火、柴炭,而是内在心性的修养,通过修炼获得的“灵丹”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象征着精神上的至宝。整首诗简洁明快,富有哲理,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内省修身的思想。
掩窗寂已睡,月脚垂孤光。
披衣起周览,飞露洒我裳。
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
幽怀耿不寐,四顾独徬徨。
忽忆丙申年,京邑大雨霶。
蔡河中夜决,横浸国南方。
车马无复见,纷纷操筏郎。
新秋忽已晴,九陌尚汪洋。
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
新月皎如昼,疏星弄寒芒。
不知京国喧,谓是江湖乡。
今来牛口渚,见月重凄凉。
却思旧游处,满陌沙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