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下生机不作声,耳聋眼瞎妙明生。
随流只欲传心印,岂是缘情粥饭僧。
夺下生机不作声,耳聋眼瞎妙明生。
随流只欲传心印,岂是缘情粥饭僧。
这首诗名为《学无学颂十五首(其十)》,作者为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诗中描述了一位深谙佛法的僧人,他看似耳聋眼瞎,实则内心明亮,专注于心灵的传承,而非世俗的情感和生活所需。"夺下生机不作声"暗示他超脱于世事,"随流只欲传心印"表达了他传播佛法的决心,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在修为和对精神教诲的执着。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禅宗的内省与超然境界。
城与银河接。正新秋、千门碧瓦,万重晴雪。
薄宦京华愁不了,聊唱新词数阕。
还卸取、玉簪偷节。
曲犯梁州偏入破,劈关河、几阵风骚屑。
英雄恨,甚时歇。襄樊军鼓鸣金铁。
问当年、周郎战垒,沙沈戟折。
一自幽兰零落后,只剩湘潭愁客。
笑乞米、频劳书帖。
稍待酒香篱菊放,尽生平、细共先生说。
恐又惹,唾壶缺。
戍鼓城楼发。问客里、冰轮照我,几番圆阙。
一片银河天外落,光映千门如雪。
总则是、汉宫明月。
试上麒麟枯冢望,问谁人红粉谁黄发。
风乍吼,青蘋末。应侯有胁凭他折。
但歌罢、仰天裂眼,识卿何物。
穷矣男儿方失路,复壁谁藏英杰。
拚潦倒、身名灰灭。
细听秋林都飒飒,只沙场断镞阴燐血。
良太苦,竟何益。
老友者谁,城北徐公,舞衣斑斓。
有豆区一亩,藤花半架,晴山万叠。碧浪千湾。
隐不求名,忧宁用老,竹户蓬门尽日关。
家庭乐,喜庞眉矍铄,皓首团圞。相从樵父渔蛮。
只戏鼓歌楼恣往还。
笑鼎鼎朱门,几人亲在,番番黄发,谁便身閒。
何似贫家,萧然戏綵,六十儿从膝下顽。
倖蹉跌,惹八旬堂上,莞尔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