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鹤林寺》
《鹤林寺》全文
宋 / 刘光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竹院逢僧话,山门扫地迎。

英雄犹有迹,般若太无情。

玉树春阴密,琅玕晚暑清。

半年来往屡,只合送行旌。

(0)
翻译
在竹林小院中遇见僧人交谈,山门外清扫地面迎接客人。
英雄虽已逝去,但他们的事迹仍然可见,般若佛法却显得冷漠无情。
春天的玉树下阴凉繁密,傍晚的琅玕(竹子)带来清凉的暑意。
在这半年里我们频繁往来,如今只适合为离去的人送行。
注释
竹院:竹林小院。
山门:寺庙的大门。
迎:迎接。
犹有迹:事迹仍然可见。
般若:佛教术语,智慧。
无情:冷漠无情。
玉树:形容树木如玉般美丽。
春阴密:春天竹林下的阴凉浓密。
琅玕:竹子的美称。
晚暑清:傍晚时分的清凉。
半年来往:频繁交往了半年。
送行旌:送别出行者的旗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鹤林寺与一僧侣相遇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和人世间英雄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出尘脱俗的佛法境界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首句“竹院逢僧话”设定了诗人在竹林环绕的寺院中偶遇一位僧人的情景,“山门扫地迎”则展示了僧人淡泊明志,恭敬接待客人的态度。这里不仅描写了场景,也暗示了佛教中的平等与包容精神。

“英雄犹有迹,般若太无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回忆,但同时也强调了佛法中“般若”的概念,即智慧与空性的达到,让人超脱世间的情感羁绊。这里的“无情”并非没有情感,而是超越了世俗的情感束缚,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玉树春阴密,琅玕晚暑清”两句,是对寺院环境的细腻描写。春天时节,玉兰树下的阴凉如同一片净土,而夏日的晚风中则带着清凉和宁静。

最后,“半年来往屡,只合送行旌”表达了诗人与僧侣之间不常见面的缘分,以及对即将离别的一种仪式化的送别之情。这里的“行旌”可能指的是古代送行时悬挂的旗帜或者其他象征物,以示吉祥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展现了佛教的宁静超脱与对世间情感的超越。

作者介绍
刘光祖

刘光祖
朝代:宋   籍贯:简州阳安

刘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简州阳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 
猜你喜欢

兴庆池禊冥

岁和事简正韶春,兴庆池边乐众宾。
寻胜此时追曲水,赏芳良会属平津。
映花语笑秋千女,隔岸丝簧祓禊人。
深愧薄才叨下幕,酒酣应许吐车茵。

(0)

送任浙东廉使

画戟凝香礼数殊,敢勤屣履下庸愚。
有时小队寻花柳,也枉前茅到竹梧。
对客每曾蒙齿录,问年直恐混泥涂。
使君早晚朝天阙,还念沧江钓叟无。

(0)

碁山院

风际有云多世态,海中无底是人心。
可堪更问碁山话,一局闲争古到今。

(0)

建隆郊祀八首

笙镛休乐,茧粟陈姓。
乃迎芳俎,以度高明。

(0)

和阳秀才惠诗七绝

区区敢计一身存,剥尽皮毛尚有根。
有客款门歌慷慨,清负为我濯尘褌。

(0)

次花翁冬日三诗

悠然僧舍一柴扉,淡泊如君眼底稀。
山泽肯为仙骨瘦,襟怀自得遁身肥。
有诗盈帙遮空橐,无酒留宾办典衣。
一棹稽山风雪里,便应兴尽雪中归。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