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叶金花自趁人。青丝白玉未沾唇。
半床衾冷半残身。
几度黄杨犹厄闰,一年衰草再逢春。
东风为我太慇勤。
柏叶金花自趁人。青丝白玉未沾唇。
半床衾冷半残身。
几度黄杨犹厄闰,一年衰草再逢春。
东风为我太慇勤。
这首《浣溪沙·立春日病中作今岁逢闰首尾两春》由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描绘了立春时节病中的独特感受与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首句“柏叶金花自趁人”,以“柏叶”和“金花”象征着新春的生机与美好,暗示尽管身处病中,但自然界的春意依然在身边蔓延,带有一种自我疗愈的力量。接下来,“青丝白玉未沾唇”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头发比作青丝,牙齿比作白玉,形象地表达了病中人的虚弱状态,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半床衾冷半残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疲惫感,通过“半床”与“半残身”的对比,突出了病痛对个体的侵袭,以及对生活日常的冲击。而“几度黄杨犹厄闰,一年衰草再逢春”则通过黄杨树的反复经历闰年与自然界的循环更迭,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岁月的轮回,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最后,“东风为我太慇勤”一句,以东风的深情厚意反衬出病中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生命中温暖与希望的渴望。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时间与自然深刻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