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无世用,为文乏天格。
把笔日不休,忽忽有所得。
所得良自慰,不求他人识。
子独访我来,致诗过相饰。
君子无浮言,此诗应亦直。
但虑忧我深,鉴亦随之惑。
子在名场中,屡战还屡北。
我无数子明,端坐空叹息。
昨闻过春关,名系吏部籍。
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诗人多峭冷,如水在胸臆。
岂随寻常人,五藏为酒食。
期来作酬章,危坐吟到夕。
难为间其辞,益贵我纸墨。
疏散无世用,为文乏天格。
把笔日不休,忽忽有所得。
所得良自慰,不求他人识。
子独访我来,致诗过相饰。
君子无浮言,此诗应亦直。
但虑忧我深,鉴亦随之惑。
子在名场中,屡战还屡北。
我无数子明,端坐空叹息。
昨闻过春关,名系吏部籍。
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诗人多峭冷,如水在胸臆。
岂随寻常人,五藏为酒食。
期来作酬章,危坐吟到夕。
难为间其辞,益贵我纸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名为《答韩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友人的鼓励与期望。
"疏散无世用,为文乏天格。把笔日不休,忽忽有所得。" 这几句描绘出诗人孜孜不倦地写作,不追求外在的功利,只为了内心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成就。
"所得良自慰,不求他人识。子独访我来,致诗过相饰。君子无浮言,此诗应亦直。" 这部分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与坦然,即便是别人不理解,他也不会在意,只要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即可。而友人韩湘的造访和赞赏,更加坚定了诗人的这种态度。
"但虑忧我深,鉴亦随之惑。子在名场中,屡战还屡北。我无数子明,端坐空叹息。昨闻过春关,名系吏部籍。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这几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理解,同时也透露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于学业成就的一种期待。
"诗人多峭冷,如水在胸臆。岂随寻常人,五藏为酒食。期来作酬章,危坐吟到夕。难为间其辞,益贵我纸墨。" 这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尊重和珍视,以及对友人的期待和鼓励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友人的交流,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个性和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学业成就和文学创作的重视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