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心不觉远,事去劳追忆。
旷古川上怀,东流几时息。
门前青山路,眼见归不得。
晓梦云月光,过秋兰蕙色。
宿心不觉远,事去劳追忆。
旷古川上怀,东流几时息。
门前青山路,眼见归不得。
晓梦云月光,过秋兰蕙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感怀》,是一首表达乡愁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之作。诗中“宿心不觉远,事去劳追忆”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过往的记忆依然深刻,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内心的思念并未减退,只是徒增哀愁。
“旷古川上怀,东流几时息”此处以河水的永恒流动比喻时间的不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事物无常的感慨。河水向东流去,不知何时能得以止息,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往昔的思念和追怀无法停止。
“门前青山路,眼见归不得”则是诗人面对故乡的山路,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回归的情形。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深切乡愁和无尽的离愁。
最后,“晓梦云月光,过秋兰蕙色”通过梦境中的云月之美,以及秋天兰花蕙草的淡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怀念。这里的“晓梦”可能是诗人在清晨醒来后的感受,那美好的梦境如同过眼云烟,而秋日的兰花蕙草则让人联想到逝去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历史和个人记忆的深切情感,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怀的抒情之作。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
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
行乐处。
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
风光有主。
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
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
年来老子安否。
一春一到成虚约,不道树犹如此。
烦说与。
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
刘郎老去。
待有日重来,同君一笑,拈起看花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