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苔》
《水苔》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深苔何所若,苦咏费毫尖。

绕绕水仙发,茸茸蛟客髯。

绿萦秋石净,嫩值翠篙黏。

尚芼参差荇,薄言无此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ǐtái
sòng / méiyáochén

shēntáisuǒruòyǒngfèiháojiān

ràoràoshuǐxiānróngróngjiāorán

绿yíngqiūshíjìngnènzhícuìgāonián

shàngmàocānchàxìngbáoyánxián

翻译
深深的青苔像什么呢,苦涩的吟咏耗费着笔尖。
流水般的水仙绽放,细软的蛟龙须发飘扬。
绿色环绕着秋天的洁净石头,嫩叶粘附在翠绿的竹竿上。
我还在采摘参差不齐的荇菜,丝毫没有嫌弃的意思。
注释
深苔:深厚的苔藓。
若:比作。
苦咏:苦涩的吟诗。
毫尖:笔尖。
绕绕:流水般。
水仙:水仙花。
茸茸:细软的样子。
蛟客:比喻蛟龙。
绿萦:绿色环绕。
秋石:秋天的石头。
净:洁净。
翠篙:翠绿的竹竿。
尚芼:还在采摘。
参差:长短不齐。
荇:荇菜。
薄言:姑且说。
嫌:嫌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水苔》,通过对水苔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出其独特的美感。首句“深苔何所若”以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水苔深深扎根于水中的想象。接下来的“苦咏费毫尖”则表达了诗人对水苔形态的专注观察和深情吟咏。

“绕绕水仙发,茸茸蛟客髯”运用了比喻,将水苔比作水仙的秀发和蛟龙的须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水苔的柔美与飘逸。接着,“绿萦秋石净,嫩值翠篙黏”进一步描绘了水苔在秋季清澈水面的映衬下,绿色如丝,与秋石相映成趣,又与翠篙紧密相连的景象。

最后两句“尚芼参差荇,薄言无此嫌”寓意深刻,水苔虽微小,却能点缀水面,如同采摘荇菜般自然,诗人表达出对水苔的喜爱,认为它并无丝毫令人嫌弃之处。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赞美。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遣兴

兔径游观足,蜗庐卧起宽。

垂名千古易,无愧寸心难。

灯火娱清夜,风霜变早寒。

一经家世事,吾兴未应阑。

(0)

遣兴二首·其二

家住城南剡曲傍,门前山色蘸湖光。

三朝执戟悲年往,二顷扶犁乐岁穰。

名姓已随身共隐,文辞终与道相妨。

子孙勉守东皋业,小甑吴粳底样香。

(0)

暇日坐山麓松石间作

偶曳枯筇出槿篱,松间盘石坐移时。

饥獐齧草无馀绿,乳鹊营巢有堕枝。

幽事类分皆可谱,高情辞达自成诗。

莫嗟寂寂终吾世,正是他年一段奇。

(0)

新滩舟中作

江路桃花浪已生,新滩稳过失峥嵘。

九年行半九州地,三峡归无三日程。

系缆便增筇杖兴,倚窗时听棹歌声。

衰迟未觉诗情减,又擘吴笺赋楚城。

(0)

道院杂兴四首·其二

征途暗尽旧貂裘,归卧林间喜自由。

体倦尚凭书引睡,心安不假酒攻愁。

丹炉弄火经年熟,竹院听琴竟日留。

今旦理髯还一笑,白间时有黑丝抽。

(0)

游石帆玉笥石旗诸山

暮景苦多病,幽寻寄一欣。

溪喧常似雨,石润易生云。

天迥回鸦阵,林疏过鹿群。

莫谈朝市事,吾老厌纷纷。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