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碧海连年恨。无晕仍风信。娇痴儿女说团圆。
试问团圆骨肉几尊前。嫦娥妆罢轻云蔽。
欲出踌躇费。缑山仙客爱光清。
又怕琼楼玉宇太分明。
青天碧海连年恨。无晕仍风信。娇痴儿女说团圆。
试问团圆骨肉几尊前。嫦娥妆罢轻云蔽。
欲出踌躇费。缑山仙客爱光清。
又怕琼楼玉宇太分明。
这首《虞美人·庚辰中秋》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以中秋佳节为背景,描绘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与对月宫嫦娥的想象,以及对人间团圆的复杂情感。
开篇“青天碧海连年恨”,以“青天碧海”象征广阔的宇宙和永恒的思念,点明了中秋之夜人们心中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之情。“无晕仍风信”则描绘了中秋夜虽无月晕,但依然有微风拂面,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愁。
接着,“娇痴儿女说团圆”,通过儿童的天真话语,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向往与期待。“试问团圆骨肉几尊前”,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却深含哲理的问题:在月圆人不圆的时刻,有多少亲人能团聚一堂?
“嫦娥妆罢轻云蔽,欲出踌躇费”,借嫦娥的形象,表达了对月宫的向往与犹豫,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缑山仙客爱光清,又怕琼楼玉宇太分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仙客虽爱月宫的清光,却又担心太过清晰的琼楼玉宇会暴露人间的遗憾与孤独。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中秋节夜晚人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团圆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四序自逶迤,田园常局促。
春阳旋东皋,迫我事铫耨。
出种曝篱根,驱牛饮溪曲。
晖晖明朝阳,聒聒喧布谷。
颓龄惜筋骸,晓睡谩云足。
蓐食出柴门,荷筱赴幽谷。
搴条视柔桑,密叶已舒绿。
今年气候早,膏雨厌霢霂。
邻翁时一来,耕耨每相属。
寻花不惜命,爱雪常忍冻。
三为郡太守,清似于陵仲。
夜半何所适,请雨之名山。
兰陵古仙府,妙迹殊可攀。
秘文呼蛰龙,舒雁荐层坛。
屏气注诚想,百灵启玄关。
绿章封事奏,金阙承恩还。
林风生泠泠,涧溜添潺潺。
遥峰霭冥雾,倏歘迷区寰。
殷雷无猛威,激雨增微澜。
宁独濡枯焦,永愿清尘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