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归德太守张信卿诗》
《送归德太守张信卿诗》全文
明 / 靳贵   形式: 古风

黄河之水天上来,孤城归德当其灾。

耄倪往往化鱼鳖,官府处处生蒿莱。

水头低者已十丈,俯视城中翻作杯。

产蛙沈灶乃常事,此民此地真危哉。

城边父老泣相语,黄河之水有时去。

争如官吏险于河,暴敛强征谁敢拒。

鬻男质女尚催科,平地黄河可奈何。

黄河不治民不死,若治黄河死更多。

传语州民莫怨煎,新来太守才且贤。

豺狼敛迹河伯遁,行见击壤歌尧年。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靳贵所作的《送归德太守张信卿诗》,以黄河为背景,描绘了黄河泛滥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灾难与困苦,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任太守张信卿的期待与祝愿。

诗中开篇即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起笔,形象地描绘出黄河的壮阔与源头的高远,随后点明了归德城的地理位置,暗示了其受黄河影响的必然性。“孤城归德当其灾”一句,既突出了归德城的孤立无援,也预示了接下来将要描述的灾难场景。

接着,诗人通过“耄倪往往化鱼鳖,官府处处生蒿莱”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泛滥后,老幼病弱者遭受的苦难以及官府在灾害面前的无力与荒凉景象。黄河水位的急剧上涨,使得原本坚固的城墙仿佛变成了可以倒置的杯子,形象地表现了水势之猛。而“产蛙沈灶乃常事”则进一步说明了洪水对生活的影响,连最基本的炊具都可能被淹没。

诗人在此之后,通过“城边父老泣相语,黄河之水有时去”两句,表达了对黄河水位下降的希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治理黄河状况的不满。紧接着,“争如官吏险于河,暴敛强征谁敢拒”揭示了官府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贪婪与不作为,百姓们被迫承受着更加沉重的负担。

“鬻男质女尚催科,平地黄河可奈何”两句,更是直接揭露了社会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以及他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绝望。最后,“黄河不治民不死,若治黄河死更多”一句,深刻地反映了治理黄河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任太守张信卿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为百姓带来安宁。

诗的结尾部分,“传语州民莫怨煎,新来太守才且贤。豺狼敛迹河伯遁,行见击壤歌尧年”,表达了对张信卿的肯定与期待,希望他能像古代圣君一样,不仅解决黄河问题,还能让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河泛滥给归德城带来的灾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苦难,同时寄托了对新任官员的希望与期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靳贵
朝代:明

(1465—1520)明镇江府丹徒人,字充道,号戒庵。弘治三年进士。授编修。正德初,官翰林侍讲,掌翰林院事,进礼部侍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有《戒庵文集》。
猜你喜欢

城内花园颇曾游玩令公居守亦有素期适春霜一夕委谢书实以荅令狐相公见谑

楼下芳园最占春,年年结侣采花频。

繁霜一夜相撩治,不似佳人似老人。

(0)

古出塞

胡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

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

古来犬羊地,巡狩无遗辙。

九土耕不尽,武皇犹征伐。

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

坐恐塞上山,低于沙中骨。

(0)

题四皓庙

石壁苍苔翠霭浓,驱车商洛想遗踪。

天高猿叫向山月,露下鹤声来庙松。

叶堕阴岩疏薜荔,池经秋雨老芙蓉。

雪髯仙侣何深隐,千古寂寥云水重。

(0)

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

漂泊来千里,讴谣满百城。

汉家尊太守,鲁国重诸生。

俗变人难理,江传水至清。

船经危石住,路入乱山行。

老得沧州趣,春伤白首情。

尝闻马南郡,门下有康成。

(0)

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臧公初临郡

离别江南北,汀洲叶再黄。

路遥云共水,砧迥月如霜。

岁俭依仁政,年衰忆故乡。

伫看宣室召,汉法倚张纲。

(0)

赠秦系

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

明日东归变名姓,五湖烟水觅何人。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