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射虎,夕射虎,吹鸣笳喧叠鼓去。
年田禾,不得收,牛羊不敢放垄头。
今年禾黍满郊野,猛虎无声山月秋。
白发老翁卧茅屋,教儿卖剑买黄犊。
到城明日谢将军,更向辕门分虎肉。
朝射虎,夕射虎,吹鸣笳喧叠鼓去。
年田禾,不得收,牛羊不敢放垄头。
今年禾黍满郊野,猛虎无声山月秋。
白发老翁卧茅屋,教儿卖剑买黄犊。
到城明日谢将军,更向辕门分虎肉。
这首《杀虎歌赠叶将军》描绘了古代战争背景下,士兵与百姓在虎患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中通过“朝射虎,夕射虎”展现了战争的频繁与残酷,“吹鸣笳喧叠鼓去”则描绘了军队出征时的壮丽景象。接着,“年田禾,不得收,牛羊不敢放垄头”揭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民无法正常耕作,牲畜也不敢在田间放牧。
“今年禾黍满郊野,猛虎无声山月秋”两句,对比了战前与战后的景象,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随着战争的结束,田间作物丰收,而猛虎似乎也因没有威胁而变得安静,山中秋夜的宁静象征着和平的到来。
最后,“白发老翁卧茅屋,教儿卖剑买黄犊”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长期创伤,老翁在战后选择用卖掉武器来购买农具,象征着从武力到农耕生活的转变,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重建家园的决心。“到城明日谢将军,更向辕门分虎肉”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叶将军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结束,不再需要分食战利品,而是回归正常生活。
整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鲜明对比,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
少休大夫封,应梦上公禄。
向来岩壑姿,高节媲青竹。
低徊文绣地,自谓迁进速。
迩者为客卿,翰苑文史足。
炎炎虽可鄙,炳炳有足录。
一朝污浊流,钱券满吾蜀。
童山要进取,万石压车轴。
通侯宠富民,都尉侈搜粟。
虽蒙须臾荣,不盖平生辱。
社栎乃天全,不及不才木。
春秋戒求名,吾诗纪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