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其二》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因循失计下青山,却恨溪云占断闲。

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祗低颜。

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

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

(0)
注释
因循:沿袭旧习,不求改变。
失计:失去计划或策略。
黄卷:泛指古籍,这里指圣贤书籍。
青云岐路:比喻仕途的选择,歧路指多种可能的道路。
月墙:月光照亮的墙壁。
心清不累:心境清澈,没有世俗的困扰。
翻译
因为遵循旧习失去了计划,离开青山却遗憾溪边云彩独占了悠闲。
面对黄卷中的圣贤话语,我欣然交谈,但在仕途抉择上只能低头。
月光下的槐树影子悄悄爬过台阶,秋雨打湿栏杆,满眼都是凋零的花朵。
我深爱这清冷孤寂的生活,作为真正的隐士,心灵清澈,不受物质得失所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诗人文同的作品,名为《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融合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景交融、意境营造的特点。

“因循失计下青山,卻恨溪云占断闲。”开篇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悔恨的情绪,因循守旧导致错失良机,而那清幽的青山与流动的溪水,仿佛成了自然界中阻挠了人类活动的障碍。

“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祗低颜。”接着诗人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古代圣贤交流的情境。黄卷书籍象征着智慧和知识,而青云则是高洁的隐喻,表达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和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在这里,诗人用月光下的槐树影子和秋天的细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哀愁的画面。这种景象通常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空寂”、“淡泊明志”等意境相呼应。

“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喜悦,以及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自由。这里,“萧条”指的是幽静的林中小道,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宁静;“真吏”则是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诗人对于自我修养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精神升华。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其二

白云终日望,方喜见庭闱。

鼎食三牲养,貂冠五綵衣。

回班仪未举,反哭事俄非。

寂寞苕溪路,安舆去不归。

(0)

起居方舍人挽诗二首·其一

汉殿胪传处,回头四十春。

共嗟香案吏,归作钓台人。

意气林泉老,名声日月新。

贾生方拟召,鵩鸟在承尘。

(0)

同张昌时宿高明寺

幽卧不知觉,窗悬寒日初。

矧伊夜来雨,溪声到吾庐。

故人挽我出,忽枉天际书。

跻险敢自休,青山转篮舆。

相逢竹间寺,共撷园中蔬。

残僧谁在亡,奄忽十载馀。

茗果话畴昔,新晴报钟鱼。

东雷亦已鸣,百草苕颖舒。

奈何与之子,齿发日夜疏。

眷此不能发,牵衣更踌蹰。

明朝各回首,世事将焉如。

(0)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二

老倒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刚突出。

罪过从来作底当,谁道千虚不博实。

(0)

还丹复命篇.七言三十首·其十五

识得阴阳要妙因,鍊成金液离凡尘。

淘澄不是寻常事,姹女婴儿两要真。

(0)

丁卯二月二十七日与客纵步至判官陈师正所居前有花竹后有港浦爱其幽胜退作此诗师正历官九任今年六十有一母年九十二岁杜门养亲不复仕宦盖琼士之安贫守道者也

幽居非是避危机,涩勒遮藏客到稀。

白发不传毛义檄,青衫常戏老莱衣。

舟行别浦随潮去,燕认低檐带雨归。

从此欲寻棋酒社,肯论时节叩柴扉。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