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其二》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汪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白云终日望,方喜见庭闱。

鼎食三牲养,貂冠五綵衣。

回班仪未举,反哭事俄非。

寂寞苕溪路,安舆去不归。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深沉的哀思与缅怀。首句“白云终日望”,以白云象征思念之情,终日不息地仰望,形象地描绘了亲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接着,“方喜见庭闱”一句转折,表示在思念中突然见到逝者归来的幻象,虽是虚幻,却也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深深眷恋。

“鼎食三牲养,貂冠五彩衣”两句,通过描述逝者生前的生活场景,展现其尊贵的身份和富足的生活。鼎食,古代贵族宴饮时所用的铜鼎,此处借指丰盛的饮食;三牲,指牛、羊、猪三种主要的祭品,常用于祭祀或宴请,这里用来形容生活之奢华;貂冠,古代官吏的一种服饰,五彩衣则暗示了华丽的装扮,整体营造出一种富贵而庄重的氛围。

然而,美好的景象转瞬即逝。“回班仪未举,反哭事俄非”两句,揭示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巨大落差。回班仪,可能是指官员上朝后返回时的礼仪,这里暗示了逝者身份的尊崇;“未举”意味着这一仪式还未开始,便已无法实现。紧接着,“反哭事俄非”则直接点明了生命的无常,即使有再多的准备与期待,最终还是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

最后,“寂寞苕溪路,安舆去不归”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苕溪,是一条流经江南的河流,此处用以象征逝者归途的孤独与寂寞。安舆,古代供人乘坐的车,这里比喻逝者乘坐的灵车。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哀痛与不舍,以及对生命短暂、不可逆转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悼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而不伤、含蓄深沉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汪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晋斋兄韵三首·其二

不羡勋名逐日新,课孙种绩及青春。

试将圆镜当空照,始识庐山面目真。

(0)

见梅

半月山行不识梅,近城才见一枝开。

呼童截竹敲冰水,盛取数枝随轿来。

(0)

白云亭和韵二首·其一

幽奇山水卒难图,亭插白云景象馀。

共乐灵踪还旧址,好编名字入新书。

面前沧海迷三岛,林下谁人继二疏。

洞里苍龙头角老,埋藏岁月意何如。

(0)

谒金门·其二

深院闭。漫漫东风桃李。芳草萋迷烟雨细。

秦楼何处是。还是伤春意味。闲却踏青天气。

折得海棠双蒂子。无言心自喜。

(0)

思佳客·其三七夕

宝阁珠宫夜未央。嫌迟怕晚不成妆。

乞求乌鹊填河汉,已早玉绳低建章。

笼月烛,闭云房。经年离恨不胜长。

思量也胜姮娥在,夜夜孤眠不识双。

(0)

兰陵王·其一郴州作

晓阴薄。隔屋呼晴噪鹊。

长烟袅、轻素望中,林表初阳照城郭。秋容自寂寞。

清浅溪痕旋落。

桥虹外,明嶂万重,云木千章映楼阁。天涯信飘泊。

漫水绕郴山,尺素难托。文园多病宽衣索。

最长笛声断,画阑凭暖,黄昏前后况味恶。

甚良宵闲却。辽邈。误行乐。料恨寄徽弦,心倦梳掠。

西风满院垂帘幕。对千里明月,五更悲角。

归期秋尽,尚未定,怎睡著。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