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勋名逐日新,课孙种绩及青春。
试将圆镜当空照,始识庐山面目真。
不羡勋名逐日新,课孙种绩及青春。
试将圆镜当空照,始识庐山面目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和晋斋兄韵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不追求每日更新的功勋,而是专注于教育孙子和耕作,享受青年人的时光。他通过将镜子置于空中,寓意着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生活,认识到庐山(可能象征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的真理)的真正面貌。这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
我来华藏游,九秋日维六。
阴云奔碧湍,清风透罗服。
鸢鱼自飞潜,艋艟往频复。
梵宇当翠微,古墓莽山腹。
碑卧王孙草,雷轰存荐福。
俯视凝翠池,幽禽时下沐。
仰瞻蓬莱峰,白云护乔木。
童子汲泉归,煮茗忘仆仆。
携手涉危岩,林深走麚鹿。
笑看风挟涛,帆飞如鸟速。
早知招隐心,宁须窃微禄。
七十二峰头,俱堪醉百斛。
伟哉二邵祠,足音响空谷。
我欲趋从之,驱车不容毂。
同游二三朋,赏心惟我独。
倦来枕云根,松萝作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