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冒雨行乐陵道入其城萧条非昔矣而闻中使者索邮骑大哗感赋》
《冒雨行乐陵道入其城萧条非昔矣而闻中使者索邮骑大哗感赋》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已作不栖鸦,随风转鹿车。

丝云抽茧谷,针雨刺纹纱。

来去千年鹤,官私两部蛙。

看惟城郭是,愁听此嚣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冒雨行走在乐陵道上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当前喧嚣景象的忧虑。倪元璐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社会变迁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现实的洞察。

首联“已作不栖鸦,随风转鹿车”,以“不栖鸦”和“鹿车”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在风雨中的孤独与飘零之感,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鸦不栖树,鹿车随风,皆显出一种无定的状态,预示着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

颔联“丝云抽茧谷,针雨刺纹纱”,运用比喻手法,将细雨比作织布的丝线,轻柔地穿过谷物,又如细针般在纱上留下纹理,既描绘了雨天的细腻景象,也隐喻了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它们如何交织成复杂的社会图景。

颈联“来去千年鹤,官私两部蛙”,通过“千年鹤”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官私两部蛙”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与民间生活的现状,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人们对权力与利益的追逐。

尾联“看惟城郭是,愁听此嚣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城市中喧嚣与繁华的无奈与忧虑。在看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与社会画卷,更是一曲对时代变迁的咏叹调。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诸公招饮不赴诗谢送酒·其二

薨薨飞蠓哦空檐,跃马官尘日上船。

故步明知浑失却,剡溪兴尽不须前。

(0)

郴江百咏·其十二撷芳园

万萼千枝二月春,只愁风雨便成尘。

不知谁撷香英去,自有寻芳拾翠人。

(0)

郴江百咏·其十七北湖亭

檐楹山影水光中,携酒来时伴钓翁。

四岸烟云芳草绿,一栏风雨落花红。

(0)

佛惠寺

细雨斜风入乱山,湿云堆里见东关。

一筇来访林间寺,杜宇数声春又还。

(0)

分宜绝句

扶疏碧树想吾庐,近隔清江几舍馀。

少听光风吹剩水,未妨萧寺曝新书。

(0)

句·其二

思苦无一字,意来成数篇。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