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府新成小屋居,居中惟贮旧琴书。
希声古道应何似,一榻清风乐自如。
宪府新成小屋居,居中惟贮旧琴书。
希声古道应何似,一榻清风乐自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新居中,以古琴和书籍为伴,追求内心宁静与自在的生活状态。"宪府新成小屋居,居中惟贮旧琴书",开篇即点明了居住环境的简朴与雅致,新居虽小,但其中存放的却是他珍爱的古琴与书籍,体现了主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希声古道应何似,一榻清风乐自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希声"二字,既指出了古琴演奏时的美妙无声,也暗喻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生活境界。"一榻清风乐自如"则生动描绘出在清风拂面的环境中,诗人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之美的深刻体会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和自然生活和谐统一的追求,以及在简朴生活中找到的快乐与满足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风貌。
炎炎翕翕何关我,是是非非厌听人。
莫谩揣摩当世事,且须康济自家身。
囊空米尽挨排去,菊老梅迟问讯频。
南北尚留书债在,未能痛绝为情亲。
此去中秋才七日,明月堂前秋可即。
山深水远断人踪,僧云居此探消息。
老松夭矫双凤翔,翠色依月新凝光。
神仙所居无乃是,我来访古摩藓苍。
夜长月正当窗白,风入松梢声划划。
娥江元自通涛江,脱似江潮撼僧床。
君不见东坡先生豪一世,寄语重门休便闭。
胸中吐出黄初诗,诗势如潮夐无比。
又不见后山居士真仙人,每遇奇观精神生。
悠悠江水流不尽,晚日浮沈潮势平。
披衣起坐寂无语,松影参差复如故。
风声四散不暂停,遥见江流趁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