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秋浦一何好,名因太白闻。

溪山围市井,鼓角下烟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十七首,通过描绘秋浦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这一地方的喜爱之情。

首句“秋浦一何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秋浦美景的赞叹,一个“好”字,简洁有力地勾勒出秋浦的迷人之处。接着,“名因太白闻”一句,巧妙地将秋浦与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联系起来,李白曾有《秋浦歌》之作,使得秋浦之名广为人知,此处暗含了对李白诗歌艺术的敬仰以及对秋浦景致的向往。

“溪山围市井,鼓角下烟云”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前句“溪山围市井”描绘了一幅山水环绕着繁华市镇的景象,展现了秋浦既有人间烟火气,又有自然美景的和谐共生。后句“鼓角下烟云”则以动态的视角,通过“鼓角”(古代军队行军时使用的乐器)和“烟云”(晨雾或晚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军乐声,与眼前轻柔的云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与静、远与近相融合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浦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通过追和李白的诗作,郭祥正将自己的情感与前人的作品相连接,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历史的共同感悟。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送刘青岳太史使朝鲜

龙飞九五应昌期,旷世明良有所思。

口代天言迥禁苑,身将皇极履边陲。

江繁宿雨孤舟夜,山暝春烟匹马时。

尽道朝鲜看日出,即今南极五云垂。

(0)

赐麦饼宴恭纪二首·其一

为喜甘霖命大官,祥开岐穗拥朱栏。

制传内殿恩先满,春在三条赏未残。

藿食岂知来禹食,玉盘犹拟见汤盘。

一声一曲思何限,能及郊原麦秀寒。

(0)

偶成六言附

自少青莲居士,偶尔离居作僧。

坐破蒲团半百,慧光炯炯孤灯。

江上归来遇着,一笑得所未曾。

(0)

游南池读杜甫诗望太白酒楼

倦游经齐鲁,波激冯夷怒。

维舟海上客心驰,独上南池寻李杜。

李也酒楼杜诗碑,诗耶酒耶尚依稀。

古来饮酒自不少,今人赋诗多是非。

一时诗酒地,千秋楼与碑。

为之慷慨长叹不能已,欲右与拈管左倒接䍦。

超忽八荒何茫茫,风长万里吹人衣。

俯仰无处见李杜,唯看灵气吐二仪。

嗟哉二子可齐名,鞭云逐电共所之。

(0)

陈秋涛宗伯云淙书院杂咏四首·其三馀箫阁

达人后万物,妙音取其馀。

异心造灵景,架阁临清渠。

开窗凉飒飒,万籁相笙竽。

孰为黄钟鼓,孰随洞箫嘘。

每每闻一声,怨慕动斯须。

风雨关长叹,馀情曷告予。

为想凤皇至,遐哉追皇虞。

(0)

门人袁高要若思

体牧一何谦,县谱洵云美。

浸汇九流识,具毳群芳理。

将心孝肃堂,寄口沥湖水。

劳血为田畴,冲醇敷子弟。

何处折哀弦,桐乡有垂祀。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