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秋涛宗伯云淙书院杂咏四首·其三馀箫阁》
《陈秋涛宗伯云淙书院杂咏四首·其三馀箫阁》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古风

达人后万物,妙音取其馀。

异心造灵景,架阁临清渠。

开窗凉飒飒,万籁相笙竽。

孰为黄钟鼓,孰随洞箫嘘。

每每闻一声,怨慕动斯须。

风雨关长叹,馀情曷告予。

为想凤皇至,遐哉追皇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首句“达人后万物,妙音取其馀”点明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认为在万物之中,能够捕捉到那些微妙的声音,是达到某种境界的表现。接着,“异心造灵景,架阁临清渠”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仿佛心灵创造出的灵妙景象,站在清澈的水边,与自然对话。

“开窗凉飒飒,万籁相笙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窗户打开,微风拂过,各种自然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音乐般悦耳。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音比作音乐,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艺术感。

“孰为黄钟鼓,孰随洞箫嘘”则以乐器比喻自然界的声响,黄钟代表深沉有力的声音,洞箫则象征着轻柔悠扬的旋律,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声音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每每闻一声,怨慕动斯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敏感和情感共鸣,每听到一声,无论是欢喜还是哀愁,都会触动他的心绪,引发短暂的情感波动。

“风雨关长叹,馀情曷告予”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界的风雨变化时的感慨,风雨关涉到生活的艰难与无常,他不禁长叹,心中余情未尽,却不知如何表达。

最后,“为想凤皇至,遐哉追皇虞”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想象凤凰降临,追寻古代圣贤的智慧与美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历史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过邯郸吕公祠柬杨次泉阴月溪二公时阴赴关右督学予与杨并之官河南云二首·其二

拜将封侯事几回,朱轮鼎食总堪哀。

东都建节西都骑,不信曾从梦里来。

(0)

送人赴东原驿官

燕台南望鲁城东,有客乘春向此中。

此去看山见杨柳,至今犹是展禽风。

(0)

过萧锦衣北园五首·其四

枕石云犹冷,看花日未斜。

应疑金谷胜,不是石崇家。

(0)

便面二首·其二

青山静如雾,飞泉何处来。

声疑天外起,势散作风雷。

(0)

题张许二公庙

临岐高会拥笙讴,谁念睢阳将士愁。

虏骑合围边月暮,孤城接战阵云秋。

忠成剩有江淮粟,论定宁专李郭筹。

千载钟生作神语,可怜一梦博封侯。

(0)

登白云山顶·其二

石梁天畔驾晴霓,况复风光且杖藜。

春蔼树迷秦岭北,夕阳山满汉台西。

数龛荒藓诸僧散,一径飞花独鸟啼。

莫向尘寰嗟白发,好从灵峤问丹梯。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