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装野寺爱幽栖,翠竹苍梧趣正宜。
久坐檐楹师弟子,清风明月更输谁。
投装野寺爱幽栖,翠竹苍梧趣正宜。
久坐檐楹师弟子,清风明月更输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野外寺庙的喜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选择在翠竹环绕、苍梧掩映的环境中静心栖息,享受着僧侣般的生活。诗人长时间坐在屋檐下,仿佛与师兄弟们一同修行,感受到只有清风明月才能与这份心境相媲美。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宁静的禅意小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嚣尘尽扫,碧落辉腾,元宵三五。更漏永、迟迟停鼓。
天上人间当此遇。
正年少、尽香车宝马,次第追随士女。
看往来、巷陌连甍,簇起星毬无数。
政简物阜清闲处。听笙歌、鼎沸频举。
灯焰暖、庭帏高下,红影相交知几户。
恣欢笑、道今宵景色,胜前时几度。
细算来、皇都此夕,消得喧传今古。
排备绮席成行,炉喷袅、沈檀轻缕。
睹遨游彩仗,疑是神仙伴侣。欲飞去、恨难留住。
渐到蓬瀛步。愿永逢、恁时恁节,且与风光为主。
泥行郭索其神全,枯枝独抱吟风仙。
细腰追逐相后先,画眉双栖斗婵娟。
一鸣一止俱自然,老猴如鬼踞石边。
游蜂何为过其前,水禽伺鱼双眼穿。
久而无得倦欲眠,鸲之鹆之高树巅。
俯视螳臂为垂涎,之虫不作名利牵。
饮啄之外何所便,人生扰扰真可怜。
笑谈对面森戈鋋,王侯蝼蚁俱埃烟。
大年未可笑小年,世间唯有虫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