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东林谒回仙人像》
《至东林谒回仙人像》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罨画溪山杳霭中,为寻遗事访禅宫。

回嵓故迹依然在,渭水非熊恍似空。

绿薜侵衣馀手泽,遗榴辉壁想仙风。

溪边东老家何处,尚有孙礽话乃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dōnglínhuíxiānrénxiàng
sòng / hóng

yǎnhuàshānyǎoǎizhōngwèixúnshì访fǎngchángōng

huíyánránzàiwèishuǐfēixiónghuǎngkōng

绿qīnshǒuliúhuīxiǎngxiānfēng

biāndōnglǎojiāchùshàngyǒusūnrénghuànǎiwēng

注释
罨画:如画的。
溪山:山水。
杳霭:迷蒙、朦胧。
遗事:过去的事情。
禅宫:禅寺。
回嵓:曲折的山岩。
故迹:旧迹。
渭水:渭河。
非熊:典故,指非熊占卜得贤人之事。
恍似:仿佛。
绿薜:绿色的薜荔。
馀手泽:残留的手泽,指先人的痕迹。
遗榴:遗留的石榴。
仙风:仙人般的风采。
东老家:古老的东家宅院。
孙礽:子孙。
乃翁:他们的祖父。
翻译
在烟雨迷蒙的山水画卷中,我来寻找过去的遗迹和禅寺。
曲折的山岩旧迹依旧存在,渭水边的非熊祠却仿佛空荡荡的,往事如梦。
绿色的薜荔蔓生,似乎还残留着先人的抚摸痕迹,墙上遗留的石榴光华让人想起仙人般的风采。
溪边那古老的东家宅院如今在哪里呢?还有没有子孙记得他们的祖父曾说过的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罨画溪山中寻访禅宫,追寻往昔遗事的景象。"为寻遗事访禅宫"表明了行者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历史的痕迹和精神上的寄托。而"回嵓故迹依然在"则透露出一种时光静好、物是人非的情怀,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了。

接下来的"渭水非熊恍似空"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渭水比作非熊(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容其清澈而又神秘,似乎能通向另一个世界。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深邃,更引出了超凡脱俗之意。

"绿薜侵衣馀手泽"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行者在溪边行走时,不经意间被绿色的植物所沾湿,这份清凉和自然之美似乎也渗透了行者的内心。紧接着的"遗榴辉壁想仙风"又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到了一个古老神话的氛围中,榴石刻画的壁画让人联想到那些遥远传说中的仙境与仙风。

最后两句"溪边东老家何处,尚有孙礽话乃翁"则是行者对于一位隐居在此的高僧——东林谒回仙人的追寻和向往。这里的"孙礽"应指的是道教中的一位神仙孙膑,而"话乃翁"则表达了对这位仙人生活轨迹的好奇与尊崇。

整首诗通过行者在罨画溪山中的漫步,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蕴含着对历史、神话以及仙道文化的深切情感与探索。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中宿峡

天上猿千树,声含秋雨哀。

二禺峰窈窕,三峡水潆洄。

帝子吹箫去,仙人采竹来。

夕阳烟翠满,愁见望夫台。

(0)

送别祺公先生·其四

拔剑凉风出,雌雄傍尔飞。

灵含爱子魄,光助霸王威。

一日悲歌合,平生游侠非。

殷勤解相赠,凭此报恩晖。

(0)

许二烈女·其二

雉子斑斑好,同栖春陇傍。

一朝矜意气,双翼碎文章。

蔡琰何能侠,明妃实不祥。

可怜龙塞去,眉黛拂秋霜。

(0)

赠兖州朱十四·其一

少小逐游侠,骄行白鼻騧。

昔逢宋如意,今得鲁朱家。

拂剑舞秋月,开樽临暮霞。

高堂有歌管,斟酌曲中花。

(0)

舂山草堂感怀·其十四

衣服烧丹尽,图书换米馀。

养亲生计薄,求道世情疏。

儿女催华发,亲朋笑索居。

黄花寒不落,岁晏欲何如。

(0)

哭从弟孚士·其三

嗟汝年虽少,英姿已绝伦。

士龙真俊弟,仲武始成人。

膂力难为用,才华易致贫。

紫荆凋一干,痛绝是天亲。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