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猿千树,声含秋雨哀。
二禺峰窈窕,三峡水潆洄。
帝子吹箫去,仙人采竹来。
夕阳烟翠满,愁见望夫台。
天上猿千树,声含秋雨哀。
二禺峰窈窕,三峡水潆洄。
帝子吹箫去,仙人采竹来。
夕阳烟翠满,愁见望夫台。
这首诗描绘了中宿峡的壮丽景色与浓厚的神话色彩。诗人以“天上猿千树,声含秋雨哀”开篇,巧妙地将猿猴的哀鸣与秋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邃的氛围。接着,“二禺峰窈窕,三峡水潆洄”两句,通过描绘山峰的秀美与江水的回旋,展现了中宿峡自然景观的雄奇与柔美并存。
“帝子吹箫去,仙人采竹来”则引入了神话传说,借由古代帝王与仙人的故事,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气息。最后,“夕阳烟翠满,愁见望夫台”以夕阳西下、烟雾缭绕的景象收尾,不仅渲染了时间的流逝感,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忧愁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神话传说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中宿峡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
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
欢娱始披拂,惬意在郊原。
馀霁荡川雾,新秋仍昼昏。
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
稼穑岂云倦,桑麻今正繁。
方求静者赏,偶与潜夫论。
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