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武关》
《咏史诗.武关》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战国相持竟不休,武关才掩楚王忧。

出门若取灵均语,岂作咸阳一死囚。

(0)
翻译
战国时期长期争斗不停歇,武关刚刚平定让楚王忧虑解除。
如果出门时能采纳屈原的忠告,怎会沦为咸阳的阶下囚。
注释
战国:指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相互争霸的时期。
相持:持续对峙。
竟不休:始终没有停止。
武关:古代关隘,位于今陕西商洛市丹凤县。
楚王:此处指楚国君主。
灵均:屈原的字,古代著名诗人。
岂:难道。
咸阳:秦朝都城,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一死囚:死刑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名为《咏史诗·武关》。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政治变迁的深刻感慨。

“战国相持竟不休”,这里指的是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长时间的争斗和战争。这一句直接点出了当时复杂而紧张的国际局势,反映出一个时代背景。

“武关才掩楚王忧”,诗人提到武关,这是一个地名,在古代曾是军事要冲,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说“楚王忧”则显示出楚国君主因为这个地方的战事而感到忧虑。这句表达了历史人物面对战争时的内心感受和政治压力。

“出门若取灵均语”,这句话中“出门”意味着走向外部世界,“若取灵均语”则是指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圣贤那般有所悟得,得到某种精神上的启示或指导。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智慧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岂作咸阳一死囚”,这里的“岂”字表疑问,“咸阳”是秦朝都城,后来也成为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代名词。这句话是在询问是否会像古人一样,最终在权力的牢笼中失去自由,甚至生命。这里隐含了对权力和命运的无奈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炼,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政治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理想社会和平及个人的自由追求。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送董崇相博士之任南雍

衣冠江左集群英,南浦仙槎壮远行。

作吏风尘归上国,得师文学擅西京。

菁莪载育周多士,礼乐宁惭鲁两生。

诏下石渠先论易,好陈交泰弼承明。

(0)

复儿生答诸贺者四首·其四

传来秀句不辞频,又枉瑶篇纪送麟。

间世敢当王者瑞,应时先毓海之春。

驹能千里名方大,璧是连城价始珍。

若比汉臣多活狱,里门将亦许重新。

(0)

人日三水舟中与两弟暨诸亲族言别

几度乘春入帝州,最逢春早是今游。

蓂开七叶同人日,水长三江自客舟。

笛里条风催折柳,尊前新雨谢盟鸥。

临岐预问重携手,消息还应待好秋。

(0)

赠康星士

百钱都市未全贫,华发飘飘白氎巾。

眼底乾坤堪玩世,壶中日月好藏身。

心从知命应逾彻,口到谈天类有神。

若向尘埃先物色,十年曾已识平津。

(0)

白云洞

岩岩翠壁倚天开,冉冉閒云度壑来。

野瀑细流成曲水,石床积润带苍苔。

芳亭岁引看山屐,纡径时同避暑杯。

贪赏夕阳天忽晚,又从云里戴星回。

(0)

黎明府移治平乐

古来良吏独称难,宦拙那能走上官。

改道方知齐晏子,求名应薄汉倪宽。

行过桂岭闻猿狖,别后邾城忆凤鸾。

从此治平堪第一,徵书早拟下长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