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去无期,正芳年、盈盈一枝谁折。
对镜自怜,颜色如花,辜负破瓜时节。
倚栏镇日愁无语,鹦哥巧、向人调舌。
伤春坐、珠帘慵卷,翠眉低结。漫把佳期频说。
毕竟是何时,少些真切。
昨夜前朝,檐鹊灯花,验取总无干涉。
郎心或似垂杨柳,海棠下、盟言难灭。
负心者,举头有如此月。
郎去无期,正芳年、盈盈一枝谁折。
对镜自怜,颜色如花,辜负破瓜时节。
倚栏镇日愁无语,鹦哥巧、向人调舌。
伤春坐、珠帘慵卷,翠眉低结。漫把佳期频说。
毕竟是何时,少些真切。
昨夜前朝,檐鹊灯花,验取总无干涉。
郎心或似垂杨柳,海棠下、盟言难灭。
负心者,举头有如此月。
这首《花心动·闺怨和宋女韵》是清代诗人汪懋麟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等待情人归来时的复杂心情与深深哀怨。
开篇“郎去无期”,点明了女子的等待对象迟迟未归,内心充满了不安与期待。接着“正芳年、盈盈一枝谁折”一句,以花喻人,暗示女子正值青春年华,却无人陪伴,孤独寂寞。接下来的“对镜自怜,颜色如花,辜负破瓜时节”表达了女子对自己美貌的自怜,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她感叹自己正值“破瓜”之年(女子16岁),却未能遇到合适的伴侣,错过了青春的美好。
“倚栏镇日愁无语,鹦哥巧、向人调舌”描绘了女子独处时的愁绪,即使鹦鹉在旁也难以排遣心中的寂寞。她试图通过与鹦鹉对话来缓解内心的孤独,但这种努力显得徒劳无功。
“伤春坐、珠帘慵卷,翠眉低结”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情绪状态。她因伤春而懒得卷起珠帘,让外面的世界与她隔绝,翠眉低垂,似乎是对未来充满忧虑和失望。
“漫把佳期频说。毕竟是何时,少些真切。”表达了女子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爱情的渴望。她不断地诉说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但又担心这一切只是空想,缺乏实际的希望。
“昨夜前朝,檐鹊灯花,验取总无干涉”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檐下的喜鹊和灯花,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冷漠,这些景象似乎与她的生活无关,无法为她带来安慰。
“郎心或似垂杨柳,海棠下、盟言难灭”将男子的心比作随风飘荡的垂柳,暗示男子的心思不定,盟誓虽在,却难以持久。女子对这段感情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
最后,“负心者,举头有如此月”以月喻情,表达了女子对男子负心行为的无奈与愤慨。她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却无法照亮她心中的阴霾,暗示了她对这段感情的绝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女子在等待爱人归来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既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有面对现实的无奈和绝望,展现了闺中女子的细腻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