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遍阑干白昼长,更无情绪理新妆。
柳眉翠压春愁重,桃脸红添粉泪香。
潮信有期通瀚海,音书无路到辽阳。
自怜不及堂前燕,双去双来绕画梁。
倚遍阑干白昼长,更无情绪理新妆。
柳眉翠压春愁重,桃脸红添粉泪香。
潮信有期通瀚海,音书无路到辽阳。
自怜不及堂前燕,双去双来绕画梁。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闺情(其一)》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在漫长白昼里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倚遍阑干白昼长”写出了主人公无所事事,只能依靠栏杆消磨时光,日长如年,流露出内心的无聊和寂寞。接着,“更无情绪理新妆”进一步表达了她心绪低落,连打扮的心情都没有。
“柳眉翠压春愁重,桃脸红添粉泪香”两句通过细腻的比喻,展现了女子的愁苦。柳眉如黛,因愁而显得沉重;桃花般的脸颊上,泪水的痕迹仿佛带着香气,形象地刻画出她的哀伤。春色虽美,却加重了她的愁绪。
“潮信有期通瀚海,音书无路到辽阳”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潮水的定期涨落象征着与远方的联系,但音信却无法穿越辽阔的大海送到丈夫的手中,暗示了分离的无奈和期待的渺茫。
最后,“自怜不及堂前燕,双去双来绕画梁”以燕子成双成对的景象反衬自己的孤独,表达了对夫妻团聚的向往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堂前燕儿自由飞翔,而自己却只能独自承受相思之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