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人自惭兮,诸侯女。谬托嘉名兮,汉翁主。
宠我饵我兮,作远婚。匈奴贱种兮,号乌孙。
昆弥老兮,非我偶。少王壮兮,实余后。
念欲一死兮,为国忧。失身苟活兮,贻国羞。
丞相何人兮,爵通侯。
妾人自惭兮,诸侯女。谬托嘉名兮,汉翁主。
宠我饵我兮,作远婚。匈奴贱种兮,号乌孙。
昆弥老兮,非我偶。少王壮兮,实余后。
念欲一死兮,为国忧。失身苟活兮,贻国羞。
丞相何人兮,爵通侯。
这首诗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描绘了一位被嫁到乌孙国的汉朝公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挣扎。诗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国家的忠诚。
首先,“妾人自惭兮,诸侯女”,开篇便以一种自谦的姿态,将自己定位为诸侯之女,暗示了身份的高贵与内心的自卑感。接着,“谬托嘉名兮,汉翁主”,表达了对自己被冠以“汉翁主”这一美名的不确信,似乎在质疑这份荣誉是否真正属于她,流露出一丝自我怀疑的情绪。
“宠我饵我兮,作远婚”,描述了公主被当作政治工具,远嫁异域的情景。这里的“宠”与“饵”形象地揭示了她作为联姻对象的复杂地位,既受到宠爱,又被迫成为外交策略的一部分。
“匈奴贱种兮,号乌孙”,点明了公主所嫁之地——乌孙国,其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与中原大相径庭,暗示了她面临的文化冲突与适应难题。
“昆弥老兮,非我偶。少王壮兮,实余后”,表达了公主对于婚姻对象的不满与期待。她认为与年长且不合心意的昆弥结婚并非理想选择,而希望与年轻有为的少王结为伴侣,体现了她对爱情与幸福生活的渴望。
“念欲一死兮,为国忧。失身苟活兮,贻国羞”,展现了公主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一方面担忧自己的不幸婚姻会成为国家的耻辱,另一方面又因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难以轻生,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怀。
最后,“丞相何人兮,爵通侯”,将话题转向对朝廷高官的关注,暗示了公主对自身命运背后政治力量的关切,以及对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刻揭示了乌孙公主在异国他乡面对的复杂情感与道德抉择,展现了她对个人幸福与国家利益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君家画舫如画阁,日载笙歌呼客游。
太湖风波不可渡,停桡洗盏淩沧洲。
水心落花烂五色,云头芙蓉攒万虬。
晴空滉漾走白日,烟峦髣髴迷琼楼。
陶朱鲁望已仙去,夫差勾践空荒丘。
古今乐事复我辈,湖山不管兴亡愁。
醉乘鳌背上九汉,一粟下?三吴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