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八三层瀑》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八三层瀑》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0)
注释
山头:指山脉的顶部。
飞瀑:从高处飞流而下的瀑布。
落落:形容水声清脆。
鸣寒玉:像寒玉相撞发出的声音。
再落:接着往下落。
至:到达。
山腰:山的中部。
僧房:僧人居住的小屋。
刳竹:削开竹子。
翻译
山顶上流淌下瀑布,清脆的声音如同寒冬中的玉石撞击。
水流接着落到山腰,再次落下直至山脚。
想用这山间的流水煮茶,僧人的小屋就用削过的竹子搭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以瀑布为主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首句“山头出飞瀑”,生动地刻画了瀑布从山顶奔腾而下的景象,犹如玉液飞溅,声音清脆如寒玉鸣响。接下来的“落落鸣寒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音响效果,给人以冷冽而动听的感受。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两句,通过数字的递进,描绘了瀑布自高而低,层层跌落的过程,富有节奏感,展现了瀑布的连续性和力量。诗人似乎在引导读者跟随瀑布的轨迹,从山巅到山腰,再到山脚,感受其逐渐减弱的气势。

最后两句“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则转向了瀑布的实际用途。诗人想象用这股山泉引入僧房,烧水煮茶,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利用,也暗含了僧人生活的宁静与简朴。刳竹(剖开竹子)一词,更增添了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瀑布的动态美,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禅意,展现出宋代山水诗的韵味。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醉花阴.闻莺

袅袅东风欺弱柳。碧沼波纹皱。

寂寞倚雕栏,呖呖啼莺,几处春光透。

千回百转离人后。更怕春归骤。

记得去年间,花下踟蹰,正是愁时候。

(0)

荠菜二首·其一

圮墙苔甃弄幽姿,寒碧春华各胜时。

风暗尘容怜紫玉,霜和烟影上青丝。

直须寻味甘荼苦,可是抽心类卷施。

薄采终朝归沐晚,莫将阴雨怨风时。

(0)

雨雪

北风吹水水不结,只为寒雨不为雪。

雪上衣裳尚可拂,雨湿衣裳寒切骨。

一驴昨夜复钉蹄,夜行只好打前失。

两膝夹骡痛难忍,一身负水坐难稳。

鞭缰在驭骡则驯,随鞍落镫骡则奋。

死生离地只尺馀,死生在眼心尤紧。

予生多役信未安,利名于我竟何干。

与人共作风尘客,却把风尘别眼看。

(0)

秋兴八首·其八

长源何事乞归山,功大难为骨肉间。

富贵每多孙子累,崇高偏觉孝慈艰。

秋风万里投林疾,寒月千峰入座閒。

莫道深云高卧足,近名干誉亦须删。

(0)

七夕何文玉招同诸子载妓清泛时文玉新得佳人

木兰轻舸载琵琶,共指垂杨问狭斜。

乌鹊河桥仙子会,碧纱窗户美人家。

云边买酒还邀月,洞口回船更泛花。

却忆盈盈楼上女,独搴珠箔望星华。

(0)

送吴君宠还武夷

天涯踪迹几浮沉,谁动刀头故国心。

邺下共推吴质赋,风前曾听伯牙琴。

菱歌罢处移归舫,荔子丹时醉绿阴。

欲寄相思无雁足,石床云拥幔亭深。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