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暖因逢闰,濛濛散雨丝。
洗兵真是喜,布泽可称时。
膏遍南东亩,波添鱼藻池。
今年春事早,举趾恰相宜。
候暖因逢闰,濛濛散雨丝。
洗兵真是喜,布泽可称时。
膏遍南东亩,波添鱼藻池。
今年春事早,举趾恰相宜。
这首诗描绘了雨水润物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和影响。
首句“候暖因逢闰,濛濛散雨丝”,开篇即点明了雨水的出现是顺应时节,恰逢闰月,天气温暖湿润,细雨如丝般飘落,营造出一种温婉而略带朦胧的氛围。这里不仅写出了雨水的形态,也暗示了雨水对季节更替的影响。
接着,“洗兵真是喜,布泽可称时”,表达了对雨水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洗兵”可能是指雨水洗净了大地,也暗喻着雨水为农耕带来了希望,如同甘霖滋润万物,恰逢其时,符合农事的需求。
“膏遍南东亩,波添鱼藻池”,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对农田和水体的滋养作用。雨水均匀地覆盖了南方和东方的田地,不仅满足了作物生长的需要,还使得池塘中的鱼儿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增添了生机。
最后,“今年春事早,举趾恰相宜”,总结了雨水对于春季农事的重要性。早春时节,雨水的到来恰到好处,为农民播种提供了适宜的条件,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前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水与自然、农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人们对雨水带来的希望与喜悦之情。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达出对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白云寺里同听讲,卜得山斋竹树幽。
君已不来梅自发,世皆如梦水长流。
寒灯苦志归黄土,俗客轻人将白头。
万惜少年多是死,静思吾道转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