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旗鼓正相拚,袖手犹期躁少安。
旧苑可怜秋夜月,何时更许玉人看。
北门旗鼓正相拚,袖手犹期躁少安。
旧苑可怜秋夜月,何时更许玉人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历史沉淀的画面。首句“北门旗鼓正相拚”,以“旗鼓”象征战争的激烈与紧张,暗示着某种对抗或冲突正在发生,而“北门”则可能指向特定的历史事件或地理位置,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
接着,“袖手犹期躁少安”,诗人以“袖手”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在局势动荡中,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同时又期待着局势能够稍作平息,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抱有希望的心态。
“旧苑可怜秋夜月”,将场景转向了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古老的园林之上,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愁的氛围。这里的“旧苑”不仅指物理上的园林,也暗喻着过往的美好时光,而“秋夜月”则进一步强化了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意象,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最后,“何时更许玉人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再次显现的渴望,这里的“玉人”既可理解为美丽的女子,也可泛指美好的事物。这句话蕴含着诗人对于重见美好、重拾安宁的深切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对当前局面的一种无奈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从战乱到和平、从繁华到衰败、再到对美好未来的渴望的情感历程,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口伐奇谋詟可汗,归来犹著侍臣冠。
燧林草色供诗思,凤沼春波滟笔端。
谁谓玉堂真学士,暂临桂管小长安。
元戎十乘无遄迈,上阁宣麻句已团。
春残逆旅赋归欤,桂玉囊空欲趁虚。
懒效梁鸿五噫曲,未逢黄石一编书。
刺漫屡簉门行马,志拙宁堪鼎拄车。
数?荒田临霅水,好披龙具去携锄。
不枉金闺贮一贤,唱名重见冕旒前。
省闱见说第三赋,选调犹迟十八年。
据实语人南峤事,无多行李浙江船。
壶山群彦官今紧,直谅如今合茹连。
晓动人语喧,门开探骑发。
冠盖相后先,烟尘互明灭。
出城寒寺静,苍松带馀雪。
驱马傍前庑,投鞭坐僧榻。
畏风依蒲团,拥裘学趺结。
曈眬晓日升,逶迤旆成列。
到官今年五,踽踽几持谒。
执板手有痕,脱冠顶无发。
将迎迹愈多,应接面常热。
野性素旷荡,人事苦羁绁。
久愿整归驾,渡汾寻旧辙。
躬耕望云岑,筑室俯清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