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残逆旅赋归欤,桂玉囊空欲趁虚。
懒效梁鸿五噫曲,未逢黄石一编书。
刺漫屡簉门行马,志拙宁堪鼎拄车。
数?荒田临霅水,好披龙具去携锄。
春残逆旅赋归欤,桂玉囊空欲趁虚。
懒效梁鸿五噫曲,未逢黄石一编书。
刺漫屡簉门行马,志拙宁堪鼎拄车。
数?荒田临霅水,好披龙具去携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春日归家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怀乡之情与学术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融合了景物描写与内心活动的佳作。
首句“春残逆旅赋归欤”表明春天即将结束,旅人开始准备返回家中。这里的“逆旅”指的是逆着季节的流转而行,寓意着诗人的不情愿和迫不得已。紧接着,“桂玉囊空欲趁虚”则透露出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虽然手中的书籍(以“桂玉囊”比喻)尚未能充实,但依旧怀有追求真理的愿景。
在“懒效梁鸿五噫曲”一句中,“懒效”意味着模仿或效法,而“梁鸿五噫曲”则是指古代音乐家梁鸿所创作的一首著名乐曲,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音乐艺术的向往和追求。然而,随后的“未逢黄石一编书”显示了诗人的学术追求尚在途中,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接下来的两句“刺漫屡簉门行马,志拙宁堪鼎拄车”描绘了一种急迫而又有些无奈的情景。这里的“刺漫”、“屡簉”都形容了草木繁盛之状,而“门行马”、“鼎拄车”则表现了诗人急于启程但又不得不停留的情境。
最后两句“数?荒田临霅水,好披龙具去携锄”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关切和对劳作的向往。这里的“数?荒田”指的是反复探访那些荒废的田地,而“临霅水”则是形容诗人在河边思考未来之事。“好披龙具去携锄”则显示出诗人想要以农耕为生,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学术追求、土地荒废等。通过对这些主题的艺术加工,诗人传达了一种深切的个人体验与社会关怀。
十年不见康友竹,一日客里惊相逢。
江湖落魄总相似,生意不殊心事同。
为施丹青造化笔,写我山林枯槁容。
铁冠布衲草为履,抱琴瘦仆行相从。
寒风两鬓吹蓬松,雪中古木霜中鸿。
风流敢托归来翁,一团清气蟠心胸。
功名不羡褒鄂公,莞尔一笑浮云空。
今年五十已过二,六十相将在眼中。
君今还西我归东,一聚一散真萍蓬。
他时何处可得复相遇,为我添个寻诗筇。
暑渐阳刚济以风,柳丝袅袅水溶溶。
彤墀翠殿微风爽,绣户朱帘霁景融。
心定不烦挥巨扇,神清且复抚焦桐。
高槐枝上新蝉噪,曲径堤边舞蝶从。
紫燕归巢帷幕静,金鳞跃浪藻芹丰。
茶烹石鼎松涛沸,酒泛金瓯琥珀浓。
宝篆香浮时作凤,綵笺毫染画成龙。
新诗不减南阳调,沛泽能滋大化功。
笋箨出林风外绿,桃花映日水边红。
赓歌永继虞廷治,千载明良此日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