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山中行,谓是山中客。
及逢往来者,总负兹山色。
尽日山中行,谓是山中客。
及逢往来者,总负兹山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通过“尽日山中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长时间在山中漫步,沉浸于自然之中。接着,“谓是山中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亲近感,仿佛自己已经成为山的一部分,与山林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及逢往来者,总负兹山色。”则进一步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丰富。无论是遇到的行人还是过往的旅者,他们都被山中独特的景色所吸引,背负着这份美丽前行。这不仅描绘了山景的美,也暗示了山林对所有人的吸引力,以及它作为自然之美的象征,能够跨越个体差异,连接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壮美与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涉世真堪笑,论交愧未忘。
先生已高遁,贱子尚他乡。
簿领三年梦,尘沙两鬓霜。
扁舟归未得,春水满横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