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森别似武陵源,竹叶桃花古洞门。
避俗未论秦氏隐,逃虚聊隔世人喧。
白云过户时留润,碧沼浇畦渐耗痕。
一事无营心即水,翛然宁复碍乾坤。
萧森别似武陵源,竹叶桃花古洞门。
避俗未论秦氏隐,逃虚聊隔世人喧。
白云过户时留润,碧沼浇畦渐耗痕。
一事无营心即水,翛然宁复碍乾坤。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静超凡的景致,仿佛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首句“萧森别似武陵源”,以武陵源的神秘与清幽作比,暗示此处环境独特,非同寻常。接着“竹叶桃花古洞门”一句,通过竹叶与桃花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踏入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古老洞穴。
“避俗未论秦氏隐,逃虚聊隔世人喧”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处地方的隐逸与超脱,不与世俗相争,如同古代隐士秦始皇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白云过户时留润,碧沼浇畦渐耗痕”则通过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白云在门户上留下湿润的痕迹,碧绿的池塘在田间逐渐留下干涸的痕迹,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一事无营心即水,翛然宁复碍乾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宇宙和谐的向往。在没有世俗杂务的干扰下,心灵如同清澈的流水,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束缚,达到了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思考的融入,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宇宙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
人处六函内,蚊睫一微尘。
匆匆数十寒暑,驹隙等逡巡。
礼乐衣冠缚束,文字功名汨没,辱宠万悲忻。
雅意竟谁了,含恨入荒闉。笑缁黄,夸解脱,保天真。
将心自游,溟涬屈蛰不生春。
气化也应归尽,云影白衣苍狗,何处驻阳神。
莫听三家语,来作醉乡民。
光景催人,还又是、西风吹袂。
青镜里、满簪华发,不堪憔悴。
一月几逢开口笑,十年滴尽伤时泪。
倩一尊、相对说清愁,花前醉。初未识,名为累。
今始觉,身如寄。把閒情换了,平生豪气。
致主安民非我事,求田问舍真良计。
看野云、出岫却飞回,元无意。
笑疏斋,老来犹未情疏。
似嫌呼、缑山笙鹤,表彰特号云居。
善形容、世间有几,写绰约、天外无余。
我怅离群,阳春寡和,溉鬵来食武昌鱼。
对芳酒、一声金缕,丝竹用何如。
今逾信、古人一言,名下无虚。
记前回、东山胜赏,万株霜叶红初。
向岩前、缓移玉勒,怕林下、相失篮舆。
忘赋桃花,清新捷对,坐令辞客掷中书。
看明日、片帆东下,江渺正愁予。
凭消遣、算除睡乡,能到华胥。
天宝三郎,爱环睡起红妆懒。
背渠素手洗朱铅,吹裂宁王管。羯鼓嵬坡尘散。
记红冰、淫淫泪断。际天长,怅蜀栈青螺,锦江难浣。
千古惊魂,泛兰转蕙光风暖。
嫣然一笑尚倾城,桃李空繁满。银烛春宵苦短。
愿青轩、流光缓缓。借诸任袖,回施新斋,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