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篇尝寄我,捧读已忘身。
思渴频劳梦,情深愿结邻。
临风增别感,对月想丰神。
一片殷勤意,迢迢报故人。
瑶篇尝寄我,捧读已忘身。
思渴频劳梦,情深愿结邻。
临风增别感,对月想丰神。
一片殷勤意,迢迢报故人。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女诗人费墨娟所作,题为《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收到朋友陈怡萱女士赠送的诗篇后的深深感动和对友情的珍视。"瑶篇尝寄我",以"瑶篇"形容对方的诗作如美玉般珍贵,寄予了对方的深情厚谊。诗人沉浸在阅读的喜悦中,甚至到了忘我的境地。
"思渴频劳梦",诗人因思念之情而频繁在梦中相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深愿结邻",诗人希望与对方心灵相通,成为亲密的朋友。"临风增别感",面对清风,诗人更添离别的感慨,体现出友情的深厚。"对月想丰神",在月光下,诗人想象着友人的风采,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一片殷勤意,迢迢报故人",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陈怡萱女士的感激和回报之意,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挂念。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富有诗意的答谢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山大水声小,水与山不敌。
谁知砉砉响,能静岩岩魄。
岱宗石不裂,裂即万寻壁。
山泉云际青,飞下勇无择。
涧水奔赴会,供此双龙吸。
嵯峨萧瑟间,声光百寒碧。
仰视苍苍天,坼入巉巉石。
倾崖宿苍阴,倒影地不及。
不辨峡西东,但随溪转侧。
到此顿忘归,今古空明积。
昔贤此考槃,觞咏谭王伯。
至今濯缨亭,气与岱宗赫。
山禽不敢啼,草树若屏息。
悄然万虑澄,何独红尘隔。
忆昨泊浔阳,蹑屩登庐山。
中途乃却走,风雨相追奔。
飘飘清夜梦,长绕香炉烟。
扁舟捷于鹭,拍浪栖吴门。
觥觥林丈人,持节抚此民。
威惠既摩刜,文章括流源。
银烛为我张,酒杯能使温。图史出奇■,手眼罗球珍。
就中书律精,批引劳绳斤。
为言当代笔,惟有东武尊。
欣然出缇袭,相与参骨筋。
横帧若云舒,细字宛珠连。
真韵澹逾即,古光深可扪。
渊哉书意远,气如敷浅原。
颉颃五岳形,吐纳九派川。
知其心手际,涵抱气化元。
适然写此记,意象宛肖焉。
心神我已移,面目喜遇真。
平生嗜八法,颇亦厌拘牵。
安得万里景,归此一捥悬。
行观海门潮,更袖岱岳云。登峰欲造颠,?水当求津。
请看汶领游,谆谆果其缘。
山阴有法乳,何日许重论。
《林少穆丈出石庵相国书庐山记卷子书后》【清·何绍基】忆昨泊浔阳,蹑屩登庐山。中途乃却走,风雨相追奔。飘飘清夜梦,长绕香炉烟。扁舟捷于鹭,拍浪栖吴门。觥觥林丈人,持节抚此民。威惠既摩刜,文章括流源。银烛为我张,酒杯能使温。图史出奇■,手眼罗球珍。就中书律精,批引劳绳斤。为言当代笔,惟有东武尊。欣然出缇袭,相与参骨筋。横帧若云舒,细字宛珠连。真韵澹逾即,古光深可扪。渊哉书意远,气如敷浅原。颉颃五岳形,吐纳九派川。知其心手际,涵抱气化元。适然写此记,意象宛肖焉。心神我已移,面目喜遇真。平生嗜八法,颇亦厌拘牵。安得万里景,归此一捥悬。行观海门潮,更袖岱岳云。登峰欲造颠,?水当求津。请看汶领游,谆谆果其缘。山阴有法乳,何日许重论。
https://shici.929r.com/shici/r1MsILBz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