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湖波,去雁渺。瘦出千山霜峭。
支筇处、认树顶巢孤,万鸦团噪。响荒原,堕夕照。
便似分离凄调。疏林外、渐暗减秋声,画成愁稿。
我已飘零,更念到、征车路杳。
破窗蛛网,废苑萤灯,寂寞泪花罩。幽恨知多少。
待付流红,苔径漫扫。
又墙阴、送过西风,蛩语啾唧乱败草。
蠡湖波,去雁渺。瘦出千山霜峭。
支筇处、认树顶巢孤,万鸦团噪。响荒原,堕夕照。
便似分离凄调。疏林外、渐暗减秋声,画成愁稿。
我已飘零,更念到、征车路杳。
破窗蛛网,废苑萤灯,寂寞泪花罩。幽恨知多少。
待付流红,苔径漫扫。
又墙阴、送过西风,蛩语啾唧乱败草。
这首清代诗人杜文澜的《秋宵吟·落叶》描绘了一幅秋夜寂寥的画面。开篇“蠡湖波,去雁渺”以蠡湖的波涛和远飞的大雁,渲染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接着,“瘦出千山霜峭”写出了秋山的峻峭与萧瑟,展现了季节的冷峻。
“支筇处、认树顶巢孤,万鸦团噪”描绘了诗人独自行走,仰望树梢上孤独的鸟巢,周围则是乌鸦的嘈杂声,增添了凄凉之感。“响荒原,堕夕照”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荒原景色,暗示着时光流逝和孤独无依。
“疏林外、渐暗减秋声,画成愁稿”通过渐暗的天色和稀疏的树林,将秋夜的寂静与诗人的愁绪交织在一起,如画卷般展现出来。“我已飘零,更念到、征车路杳”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苦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后半部分,“破窗蛛网,废苑萤灯,寂寞泪花罩”通过破败的窗户、蜘蛛网和萤火虫,描绘了诗人身处的荒凉环境,孤独的泪水更显其内心深处的哀愁。“幽恨知多少”直抒胸臆,表达无尽的幽怨之情。
最后,“待付流红,苔径漫扫。又墙阴、送过西风,蛩语啾唧乱败草”以落叶、苔径、西风和秋虫声,构成一幅深秋荒芜的景象,诗人的心境在这些自然元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深的离别之愁和人生的孤寂。
原庙衣冠古昔沿,天兴神御至今传。
有承秩秩斯为美,对越昭昭俨在天。
春露秋霜兴感切,瞻云就日致孚乾。
式思曩昔含饴泽,敢缺因时献果虔。
实实閟宫龙接宇,深深元寝凤翔筵。
羹墙如见依灵囿,朔望来斋比奉先。
扣器黄金仍两序,泠箫白玉备宫悬。
万年佑启垂谟烈,继序兢兢矢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