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玉骢骄。柳外平桥。王孙一去路迢遥。
往事如尘还似梦,忆著魂销。
尽日总无聊,门掩江皋。春城空自度饧箫。
惆怅几番憔悴也,寒食花朝。
何处玉骢骄。柳外平桥。王孙一去路迢遥。
往事如尘还似梦,忆著魂销。
尽日总无聊,门掩江皋。春城空自度饧箫。
惆怅几番憔悴也,寒食花朝。
这首《浪淘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开篇“何处玉骢骄。柳外平桥”,以“玉骢”这一意象,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美好,而“柳外平桥”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预示着故事的背景与情感基调。
“王孙一去路迢遥”,点明了主人公的离别与思念对象的远行,路途的遥远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也暗含时间的漫长与情感的深沉。接下来,“往事如尘还似梦,忆著魂销”,将回忆比作尘埃与梦境,既表达了记忆的模糊与虚幻,也揭示了回忆时内心的触动与痛苦。
“尽日总无聊,门掩江皋”,描述了主人公在漫长的日子里感到的无尽空虚与寂寞,门外的江边成为他寄托情感与思绪的地方,暗示了他在现实中的孤独与逃避。
最后,“春城空自度饧箫。惆怅几番憔悴也,寒食花朝”,将季节的更迭与个人情感的起伏相结合,春城中独自度过的时光,伴随着笛声的哀愁,以及寒食节与花朝节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失落与哀伤。整个诗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深刻感受。
寰中山林无处无,奚独将军名最都。
不因工部有佳句,后人那得知其故。
金川玉峡秀且奇,潭溪更在金川西。
将军奕世远孙子,继承文采尤光辉。
名园绿水南塘麓,第五桥边富脩竹。
真宰何年驱六丁,掇取灵区过潭曲。
石栏点笔听流莺,银甲金鱼旧日情。
四时佳致宛犹昨,一段胜景真天成。
何郎意度尤潇洒,貌取山林入图画。
朝来访我欢相持,索我题诗说乡社。
临风濡毫为写之,却忆故山劳梦思。
濠梁谷口未应远,白云流水还相期。
明当乞假向天子,锦衣快着归乡里。
预拟山林作胜游,马蹄踏遍烟霞里。
茸茸芳草含新绿,露井夭桃锦云簇。
石阑干外早莺啼,又唤春光到华屋。
绮窗花影摇玲珑,玉人梦破春溶溶。
云鬟半亸凤钗滑,枕痕一缕消轻红。
香汗轻轻透衾湿,含情欲起娇无力。
海棠庭院鸟声和,睡足东风一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