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岭切云汉,孤亭俯渤瀛。
冰轮才涌出,玉砌早光明。
培塿难为障,姮娥若可迎。
有林皆一桂,无界不三清。
盈手寒何碍,流睎魄倍晶。
兔原龙塞物,鹿作羽衣声。
谷口犹灯火,河边辨畛营。
万方归朗照,辞见圣人情。
峻岭切云汉,孤亭俯渤瀛。
冰轮才涌出,玉砌早光明。
培塿难为障,姮娥若可迎。
有林皆一桂,无界不三清。
盈手寒何碍,流睎魄倍晶。
兔原龙塞物,鹿作羽衣声。
谷口犹灯火,河边辨畛营。
万方归朗照,辞见圣人情。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四面云山亭子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联“峻岭切云汉,孤亭俯渤瀛”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亭子独立于广阔海面之上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颔联“冰轮才涌出,玉砌早光明”则通过月亮初升与亭台早上的光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颈联“培塿难为障,姮娥若可迎”运用对比手法,将小山丘与嫦娥相比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神话人物的向往。接下来的“有林皆一桂,无界不三清”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纯净与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清静所包围。
尾联“盈手寒何碍,流睎魄倍晶”描绘了手握寒气时的自由与心灵的清澈,以及月光下万物的晶莹剔透。最后,“兔原龙塞物,鹿作羽衣声”通过动物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想象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蕴含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