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为离群,馀哀度水云。
那知故乡夜,亦似客中闻。
鸣雁为离群,馀哀度水云。
那知故乡夜,亦似客中闻。
这首《闻雁》由明代诗人姚广孝所作,通过听闻大雁的哀鸣,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鸣雁为离群”,描绘了雁阵中一只孤雁的悲鸣,它与同伴分离,孤独地在天空中飞翔,其哀鸣声穿越云水,传递着离别的痛苦。次句“馀哀度水云”,进一步渲染了雁鸣的哀伤,仿佛这哀鸣之音跨越了山水,弥漫在云层之间,使得整个天地都充满了悲伤的情绪。
后两句“那知故乡夜,亦似客中闻”,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他想象着在遥远的故乡,夜晚的寂静中也能够听到这样的雁鸣之声。这种共鸣让诗人意识到,无论身在何处,那份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的渴望,都是如此强烈且无处不在。雁鸣似乎成为了连接诗人与故乡情感的桥梁,即使身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牵绊。
整首诗以雁鸣为线索,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哀愁,又深刻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对于家园的依恋与思念。姚广孝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触动了读者心中那份对家的向往与眷恋。
南山有猛虎,端坐岩穴间。
南山石齿齿,岩穴谁跻攀!
世人未睹爪牙利,惊传猛虎色斑斑。
五陵少年素趫捷,见虎不出知虎怯。
腰弓插羽鞲苍鹰,凌冬却上南山猎。
玄猿青兕蹴踏平,虎昔无迹今无穴。
苍苍落日满山谷,欲行取虎畏虎伏。
牵羊为牲犬豕随,前往虎穴饲虎饥。
虎饥求食出何急,少年一麾生致之。嗟哉虎何痴!
蛟龙勿失江湖波,虎豹势在深山阿。
深山盘盘守尔拙,少年趫捷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