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尹与邢,磬折服中心。
何必定相妒,等是侍裯衾。
北海蒙知初,南皮被恩深。
遭逢都大同,光仪独可钦。
梧桐岂散木,凤皇非凡禽。
将托萋菶枝,必有雍喈音。
余独何为者,滥竽集泮林。
愿言企良觌,省闼隔沉沉。
昔者尹与邢,磬折服中心。
何必定相妒,等是侍裯衾。
北海蒙知初,南皮被恩深。
遭逢都大同,光仪独可钦。
梧桐岂散木,凤皇非凡禽。
将托萋菶枝,必有雍喈音。
余独何为者,滥竽集泮林。
愿言企良觌,省闼隔沉沉。
这首诗以“昔者尹与邢,磬折服中心”开篇,描绘了古代两位贤臣对君王的忠诚与恭敬之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内心服从而非表面的谄媚。接着,“何必定相妒,等是侍裯衾”,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忠诚与嫉妒的不同态度,认为忠诚于君王的行动不应因个人情感而有所偏颇。
“北海蒙知初,南皮被恩深”,这里运用典故,进一步强调忠诚与恩宠之间的关系,北海蒙和南皮的故事寓意着忠诚者往往能得到君王的赏识和厚待。紧接着,“遭逢都大同,光仪独可钦”,指出忠诚者在面对命运时,无论遭遇何种情况,其光明正大的行为和仪表都是值得钦佩的。
“梧桐岂散木,凤皇非凡禽”,通过比喻,将忠诚比作梧桐树和凤凰,前者是珍贵的树木,后者是高贵的鸟儿,以此象征忠诚者的独特价值和高尚品质。“将托萋菶枝,必有雍喈音”,意味着忠诚者即使身处平凡,也必将发出和谐美妙的声音,即他们的行为和贡献终将得到认可。
最后,“余独何为者,滥竽集泮林”,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只是众多忠诚者中的一员,如同混迹于泮林中的滥竽,暗示自己虽有忠诚之心,但可能并未能充分展现其价值。“愿言企良觌,省闼隔沉沉”,表达了诗人渴望与那些真正值得尊敬的人相遇,以及对宫廷深处的隔阂感到遗憾,希望有机会与他们交流,共同提升道德修养和国家治理水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忠诚、美德的颂扬,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角色定位的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北地花开南地风,寄根还与客心同。
群芳尽怯千般态,几醉能消一番红。
举世秪将华胜实,真禅元喻色为空。
近年明主思王道,不许新栽满六宫。
寒姿数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
先生应是厌风云,著向江边塞龙窟。
我来池上倾酒尊,半酣书破青烟痕。
参差翠缕摆不落,笔头惊怪黏秋云。
我闻吴中项容水墨有高价,邀得将来倚松下。
铺却双缯直道难,掉首空归不成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