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爱秋色,祇为属吟情。
一片叶初落,数联诗已清。
瘦便藤杖细,凉觉葛衣轻。
门外萧萧径,今年菊自生。
幽人爱秋色,祇为属吟情。
一片叶初落,数联诗已清。
瘦便藤杖细,凉觉葛衣轻。
门外萧萧径,今年菊自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秋色》,描绘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首句“幽人爱秋色”表达了诗人作为隐士般的文人对秋天的喜爱,"祇为属吟情"则揭示了他钟爱秋天的原因,是因为秋天的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接下来的两句“一片叶初落,数联诗已清”,通过落叶这一自然景象,暗示了诗人心境的清新与宁静。诗人观察入微,感受到秋风中第一片叶子飘落,便能引发连串诗意的流淌。
“瘦便藤杖细,凉觉葛衣轻”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凉意,诗人因身体的瘦削而觉得藤杖更加轻盈,同时感受到葛衣在凉风中的轻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体验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门外萧萧径,今年菊自生”以门外小径的萧瑟声和门前菊花的自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秋日氛围,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秋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秋风万里,湛银潢清影,冰轮寒色。
八月灵槎乘兴去,织女机边为客。
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
醉来横吹,数声悲愤谁测。
飘荡贝阙珠宫,群龙惊睡起,冯夷波激。
云气苍茫吟啸处,鼍吼鲸奔天黑。
回首当时,蓬莱方丈,好个归消息。
而今图画,谩教千古传得。
宦游适乐土,宴坐名乐斋。
问君何独乐,胸中高崔嵬。
轩裳傥来物,世途吁可哀。
纷然鸡鹜争,陷阱成祸胎。
不如寻蠹鱼,简编阅兴衰。
万事付杯酒,百年俱劫灰。
支颐忽长啸,妙想从天回。
人生行乐耳,勿为华发催。
天骄毒中原,国势苦日削。
一为虚声摇,颠沛几失脚。
翠华栖海隅,此戏亦太虐。
忽闻哀痛诏,迸泪向寥寞。
何当速悔祸,四海安耕凿。
乃者浙西帅,望风先即却。
坐令临安城,开关犹白著。
只今锋镝馀,冤鬼号冥漠。
赏罚二大柄,倒持示微弱。
岂无英雄人,戴宋心未薄。
有如沈使君,忠义等筹略。
始终誓复仇,志愿久已确。
浮家来水村,避乱畏矰缴。
行矣收功名,远过麒麟阁。
气投平生欢,事付今夕噱。
吾衰世无用,鼓勇徒矍铄。
寒梢的皪点昏鸦,雪后风前皎月华。
结习未除羞老眼,更看淡墨幻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