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望月有感寄叔易季言并简仲辅弟》
《中秋望月有感寄叔易季言并简仲辅弟》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前年河内中秋月,玉帐初寒铁衣滑。

羽书狎至不成眠,坐伴清光到明发。

是时季弟在幕中,病隔纱窗共谈说。

出师未捷身已危,继被宸章召还阙。

去年中秋寓宋都,金针篆字看除书。

夜同叔弟坐月下,仰望赤气环斗枢。

经营两河初就绪,斥罢将帅良非图。

陵晨廷争不可得,上还印绶归东吴。

今年谪官旅湖外,又值中秋有佳气。

纤云四卷天无河,月色满庭如泼水。

缅怀诸季会合难,但与阿宗相劳慰。

举杯邀月应笑人,处处相逢万馀里。

我生端遇国步艰,出入将相三年间。

功名富贵亦何有,慨念四海悲汍澜。

心驰沙漠关塞远,身堕江湖风露寒。

不须更问世间事,但愿对月身常闲。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中秋望月有感寄叔易季言并简仲辅弟》。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去中秋节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从“前年河内中秋月”开始,诗人追溯到三年前的中秋之夜,那时他还在河内,玉帐初寒,铁衣尚滑,因战事频繁而难以入眠,与弟弟们共度时光。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因军务紧急而不得不返回朝廷,随后又在去年的中秋之夜,身处宋都,与弟弟一同赏月,讨论国家大事。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过去,而是转向了当前的困境。他提到自己因朝廷内部争执而被迫辞职,回到东吴。今年的中秋,诗人虽身处湖外,却依然感受到月色的美丽,心中却充满了对兄弟们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感叹于世事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深切忧虑。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溪行

秋色已寥落,清溪才此行。

船移酒杯侧,鱼得鲙刀鸣。

日色浮兼动,风痕灭又生。

从知隐者趣,不独傲荣名。

(0)

丙申秋八月过渔溪驿驿旧有梅数株尝题诗记今无有也二首·其一

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

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

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

故馆动秋色,云物藏寒曦。

清香不可闻,衰草空繁滋。

一夜平阶雨,辗转良自知。

(0)

十九日奉慈亲再往吉祥院看花

天意应偏与,春工已尽归。

来如从月下,去似逐云飞。

艳绝声名远,清多香气微。

轻阴资润泽,斜照动光辉。

剧饮千钟醉,相鲜五綵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闱。

(0)

和吴省副北轩湖山之什

谁于素壁写江流,云树疏疏映荻洲。

尽日清虚全却暑,一川摇落似轻秋。

暂逢明画心犹在,终向扁舟老去休。

只有游鯈能自适,莫怀香饵重迟留。

(0)

别邵武长史朱照邻

窃比君侯病駃騠,时看云路忽长嘶。

十年还此同杯酒,三驿刚来踏雨泥。

士行满乡元自好,官名当世不胜低。

未沾釜粟荣新禄,应上亨衢别有梯。

(0)

因书答河东转运杨乐道

前岁君提岭外兵,国门南路送君行。

由来成事多天幸,直向危时见世情。

勉力朝廷论大计,甘心江海就私荣。

牢愁应解侵人骨,未老先教白发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