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鹭沧洲上,群飞傍野亭。
立波明素影,照雨惜秋翎。
莲渚鱼争跃,横塘草正青。
幽人将放艇,坐对钓丝停。
宿鹭沧洲上,群飞傍野亭。
立波明素影,照雨惜秋翎。
莲渚鱼争跃,横塘草正青。
幽人将放艇,坐对钓丝停。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晚景图。首句“宿鹭沧洲上”,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苍茫的洲上栖息着夜宿的白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群飞傍野亭”一句,笔锋一转,描绘了白鹭群集于野外亭台边的情景,使得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立波明素影,照雨惜秋翎”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白鹭的形象。它们或立于水中,映照出清晰的白色身影;或在雨中展翅,珍惜着秋天的羽毛。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白鹭的美丽与优雅,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莲渚鱼争跃,横塘草正青”则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莲花丛生的小洲上,鱼儿争相跳跃,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横塘边,绿草如茵,一片翠绿。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最后,“幽人将放艇,坐对钓丝停”两句,以一个隐居者即将驾船出游的场景收尾,与前文的自然景观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使者趋朝后,参军捧檄初。
重湖来至险,两月听闲居。
岂是拘形投,真成畏简书。
祠官请已再,邮传报何疏。
风雨工欺我,江山赖起予。
刍薪频益槚幼稚苦无储。
凿枘宁防此,冠緌信有诸。
何心事刀笔,但觉愧樵渔。
观水知除满,看云见卷舒。
故人方幕府,见谓合何如。
自昔旰江妙人物,未容修水擅玙璠。
狱平冤滞繇仁勇,众息讙哗赖德言。
谓继更生校中秘,却追子骥问桃源。
神仙天上多官府,盍乡蓬莱堑弭辕。
阴伏阳升直泰辰,当年犹想降庚寅。
泰山北斗人皆仰,和气春风德有邻。
会即吹嘘九天上,岂徒风月五溪滨。
不惟相国同年契,更有齐年相国人。
君为日边行,过我迂道里。
我有江上役,值君亦行李。
谁云动参商,邂逅乃如此。
似非人力为,定是天所使。
古云昔道场,门枕东湖水。
相从及休日,趋去不停轨。
参禅固未暇,作诗实先议。
要问戴叔伦,当年卜居意。
诗成每辄肺肝愁,那与人充耳目谋。
敢谓老怀千里志,故怜饥作四方游。
若人尚隐南山雾,老我合从春水鸥。
旧契百年谈未易,且言家共古扬州。
往辱携诗送,今劳入郭迎。
交情如许厚,俗眼亦增明。
冬仲溪宜涸,滩长路失平。
要归归已近,物物系吾情。